资本

来源: Wilsont 2024-03-23 06:12: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1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Wilsont ] 在 2024-03-23 06:16:0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平时我们听到最多的版本是,中国有超过3000万的男光棍,男多女少,到处都有人找不到媳妇,但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中国嫁不出去的女性,也超过了整整1亿人。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不愿意过多报道剩女相关的消息?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的资本家们遇到了一个重大难题,那就是长期的滞胀环境,让美国的老百姓普遍变得不愿意花钱了,大家纷纷把钱存在银行里,储蓄率节节攀升。

看到老百姓都不花钱,美国的资本家们急坏了,因为这事关他们的核心利益,所以他们聚在一起商量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探讨,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想要多赚钱,那就得先改变大家的观念!

所以从80年代开始,美国的媒体和电视就疯狂的宣传消费主义,当时他们的广告宣传语大概是这样的:

女人,就要买包投资自己。

男人,你配得上更好的车。

爱她,就给她买钻石。

是不是非常熟悉?别着急,且听我细细说起,通过这种洗脑宣传的方式,美国的年轻人“一夜之间”就从爱存钱转变为刷爆信用卡,到了21世纪初的时候,美国人的储蓄率就狂跌到了1.9%,基本掏光了口袋里所有的钱。

为什么我要跟大家讲这段历史呢?因为很快同样的历史就在中国重演。

2001年,中国加入WTO,超过万亿的海外资本疯狂涌入中国大地,与资本一起涌入的,还有在美国盛行的消费主义,但是经过一些海外机构的调研,发现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推广消费主义的基本条件,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实在是太穷了,人均几百块的收入,你说破了天,他们也只能先考虑温饱问题,而不会去买那些他们非必须的商品。

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腾飞的黄金期,中国人开始富起来了,资本们才开始了他们的精心布局。

一开始他们是无差别的宣传,男女同时鼓动。

男人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买好车。

女人你值得拥有更美的样子,买包包。

但很快他们他就发现这种宣传方式行不通,因为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体,中国的男人在消费领域十分理智,资本宣传的那些广告语对他们几乎没有作用。

看到中国这种特殊的国情,资本就开始转变了玩法,既然中国的男人不愿意买单,那我们就主攻女性市场,所以大家就发现了,从2010年左右开始,网上就出现了很多以前从未有过的节日。

比如说白色情人节、女神节、520、还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等。

为什么资本要创造这些节日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过节只是一个理由和借口,核心的目的是为了让女性去花钱,从而让资本获得巨额的收益。

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女性她没有那么有钱,你一次两次的创造节日让她们去消费,很快她们就只能去吃土,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资本很快就把目光转向了在一旁打游戏的男性们。

不要误会,资本可没有想要说服男性去消费的打算,它们盯上的只是男性口袋里的钱,因为它们非常清楚,直接用广告语去洗脑让男性去花钱,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唯一有可能说动男性的,只有他身边的那个女孩子,所以从10年代开始,网上就出现了各种神奇的传世经典:

 

所有跟帖: 

经典市场广告用语,资本的运作无所不用其极 -Wilsont- 给 Wilsont 发送悄悄话 Wilsont 的博客首页 (63 bytes) () 03/23/2024 postreply 06:20: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