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中比较

来源: 辽阔的海 2019-12-22 13:24:4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43 bytes)

今天上大千吓了一跳,股坛变成了印谈。我已经离开了职场,算是 Early Retirement 吧。但离职前在一家五百强大公司做了多年的中层,管理的部门人员曾遍及北美,伦敦,印度及香港。曾有过印度人的上司,也有过印度人的下属,更有过在工作中建立了友谊的印度朋友。因而与印度人有过深入的接触。对大家讨论的话题有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其实印度人在美国职场的成功就归结于两点: 英语+勤恳。美国白人与之相比少了勤恳;老中与之相比差在了英语,而且差了不是一点点,涉及英语会话方式,英语思维方式,和英语语境感知及运用。这种差距在 TOEFL 和 GRE / GMAT 考试中是不能充分体现的。你如何在大群听众前正式讲话,如何私下 Small Talk, 如何与人谈话破冰 (ice-breaking), 如何听出弦外之音,如何在电话会议上面对微妙局面时为自己解围或摆脱尴尬,等等等等。所有这些英语为基础的技能都不是你能从中文的对等场景可以翻译过来使用的。GRE的高分可以帮你拿到名校的录取书,拿到奖学金,帮你有大的词汇量写出好的论文,但帮不了你在职场上的 Navigation.

有一次和一位印度同事共进午餐。他问我,“听说中国人从五六岁就开始学英语了,印度人也是差不多大开始学的啊。” 我能理解他的一点点不言自明的自豪感。我告诉他,我们两国人学英语有一个重大根本的差别,“我们是 Learn English, 你们是 Learn In English.” 他随即道,”那你们为什么不也 Learn In English”, 我说我们或许不愿意那样,“因为那样的话,我们会失去中文,我们的母语,至少她会严重退化。”这位印度同事似乎很吃惊,“难道你们学数学,物理,几何,化学都是用中文?” 我给了他肯定的回答。

顺着这样的话题,该轮到我来多了解一点印度了。我问他,在今天的印度,还有没有一个现象存在,即一个人可以不学英语而依然成为一个 “Well Educated” 的人?

”Good Question, I need to think about it”.

对我来说,答案已经在这个回答里了。但他还是在15分钟后告诉我,例外的个人也许有,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不存在了。

印度的受教育人口接受的完全是英式英语教育,一小部分人几乎有完美的英语能力,这些人通过勤奋,渐渐坐上美国大公司CEO的位置;很多人的英语在严格意义上并不优秀,语法很烂,但他们的表达依然流利,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怎么说。这些在央格鲁-撒克逊文化背景里是相对于我们老中巨大的 Competitive Edge.

语言是一个巨大的 Enabler. 英语帮助许多印度人在职场上建立了一个正向回馈。但于许多老中而言,英语能力的贫乏造就了一个 Negative Feedback Loop,由此产生怀才不遇,没劲,功劳被别人抢去等等想法。

中国人在美国职场上所遇的挑战,一个日本人,韩国人,俄罗斯人,或日耳曼人也同样遇到。但老中的智力之强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一定会在创业,科研,投资上作出靓丽成绩的。

其实,真正应该感到忧心忡忡的是美国白人人口。如果目前的趋势不改变,本土人口依然只学政治学,Women’s Study, 心理学等 (仅少量精英学法律,医学),而不是大量投入科学与工程这些难啃的专业,那么在高端服务业的高端职业被大量 displacement 将不可避免,事实上已经在发生。就社会稳定而言,这绝非福音。

结束前举一个例子,逻辑思维是我喜欢的节目。罗振宇能说会道,或大话题,或小玩笑,三言两语一番 small talk 就能交上一个朋友,碰上尴尬一番自嘲就能解围。这样的能人到了美国怎么办? 而一个印度版的罗振宇(假如有的话)是可以直接在美国上主流节目的。

公平的比较,应该是中印两个国家的比较,这才是生活在两个国家的超大人口的智力才能的集合的比较。

所有跟帖: 

深有同感,即使学了四十多年英语用了三十多年,甚至做规章制度撰写,还是经常在口语中同义词用的不恰当,使得别人心里不舒服, -_学无止境- 给 _学无止境 发送悄悄话 _学无止境 的博客首页 (89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13:34:13

不过这只是老中缺陷,不是小中缺陷,我儿子在上学时英语得B+,我深感忧虑,和老师谈她说你儿子已经很好了,但班里有几个中国女孩 -_学无止境- 给 _学无止境 发送悄悄话 _学无止境 的博客首页 (74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13:44:34

还是有人种文化历史政治宗教因素作怪 -Humber_River- 给 Humber_Riv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14:00:09

有-次一个朋友的大学小孩问我怎么和老美混, -海阔天高皇帝远- 给 海阔天高皇帝远 发送悄悄话 (337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13:59:28

很好的文章,身边的例子,几个老中有技术背景,国内搞得是销售,管理之内,过来后从事技术个个混的不错。因为这帮人已经学会说话办事了。 -大米袋- 给 大米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14:06:00

除了英语,文化绝对起作用。 -LIZAR- 给 LIZAR 发送悄悄话 LIZA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15:16:42

老印在西方公司工作比老中不但会干更会说。不干头看不见的活,不说头不爱听的话。公司的利益和发展是次要的事 -Cookie她爹- 给 Cookie她爹 发送悄悄话 Cookie她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16:00: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