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关于中国国际储备结构优化
国际储备的作用在于: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信用保证。从规模上 看,新中国60年来,国际储备资产经历了初期极度匮乏,外交破冰后突破性增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增长。这一增长过程从侧面反映了中国 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实力。从组成来看,改革开放前黄金储备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几无积累;改革开放之后,黄金储备增速缓 慢,仅有三次增持。1978年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外汇储备增速迅猛,从2006年起年年蝉联世界第一。
但是,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结构并不合理,黄金储备所占比例大大低于外汇储备。1990~2010年间的黄金储备平均占 比仅为0.94%,大大低于3%~5%的一般标准。从黄金方面来看,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增长量受限于自然资源的限制以及生产效率低等因素。从外汇储备 方面来看,这是与我国外向型经济格局以及结售汇制度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畸重,尤其是持有过多的美元储备,存在着极大的隐患。我国国际储备结构优化是一种必然。国际储备资产 结构优化的一般性原则是:首先是安全性要求,可投资于高流动低风险的金融资产。其次是盈利性要求,可投资于高收益的金融资产和战略性资源储备。在经济稳定 运行期,作为生息资产,外汇储备短期收益更高。在经济下行时期,黄金保值优势明显。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全球实体经济远未走出萧条,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持 续性也意味着短期内信用货币不可能走出贬值趋势。相比较,黄金因其价值稳定性,表现出了更好的保值增值功能。事实证明,在经济下行期,黄金比其他任何外汇 资产更具有保全资产的优势。
黄金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国际资产和保值手段。美国经济学家伯恩斯坦在《黄金简史》中指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拜占庭 币、第纳尔、英镑,都没有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永久的统治地位。当美元或欧元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履行支付工具职能时,黄金也许会再一次充当终极总裁者的角 色。”(14)主要发达经济体一直持有充实的黄金储备。传统售金主力——欧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后售金力度明显下降。危机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增持黄 金储备。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尚未明显复苏的大背景下,适当提升我国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的比例是必要的。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庞大,大规模调整储备资产结构,必然会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循序渐进地减持外汇储备。在增持黄金储备方面,可以采取发展黄金市场促进藏金于民,间接地增持中国的总黄金储备,最终提高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和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