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一努力,观众少乐子

我们一行五女将,六月在上海天蟾舞台举办京剧专场。有观众看戏后评说,这是票友演出中的天花板。

我哈哈之后,忽然感到有点对不起观众了。

早年京剧票友票戏,少不了可喜可乐的片段。我听我的老师包幼蝶先生说,某票友票麒老牌的“追韩信”,唱到“三思而行”,“三”时伸出三个手指,“而”时换成两根手指,他必定是口传心授的学戏,想着有三便有二,从来没看过究竟是什么唱词。台下反应快,笑了。又有票友票杨小楼什么戏,大概是“长坂坡”,台上有桌子,他四步走到了。想想不对,停了演戏,退回原地,指挥管场的把桌子挪后,再来一次,因为他数过杨小楼演到这儿是七步,怎么可以四步就到了呢?必须是七步!台下于是大笑。

我前些年看一票友演“茶馆”的阿庆嫂,阿庆嫂有一句“胡司令,这是什么意思?”的台词,她说得就像一个发嗲闹情绪的少女,还在尾音加了一个上扬的“啊”,我在下面笑个不停,从此记住了她。

其实,观众进场看票友演戏,多少希望找点乐子,有点娱乐,比如演员走台步一顺边了,荒腔走板了,忘词了,等等。当票友努力向专业演出水平靠拢,就少这样开怀的时刻了。又因为票友通常无法达到专业水平,即使单在唱方面,有超过专业的票友,但以舞台演出的全面性而言,终是无法给人美的享受。

这次京剧之花上海演出,听人这么恭维,我想到观众坐了三个小时,而没有开怀的时刻,是满无聊的。
 
这是三十三个小时没睡觉状态下演出十三妹剧照。相信如果能得到足够休息,效果应该比较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