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手里的资料不多,就是藤校的financials。学生学费占收入的比例并不是很高, 从Spending看,多一些学生,可能需要基础设施的加建,还需要更多的教授。公立大学的加建有州的支持, 私立大学未必有。所以多招生的投入是相当可观的, 但是美国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少,这个投入大概率是赔本。
听说HY这样的学校,Donor要排队,如果不是legacy之类的, Donor的孩子能不能拿到学位是排位的,千万也未必拿到。芝加哥大学则明码标价是500万。 所以和Donor不用争,他们是真的自费上学,他们给的钱,干啥都够了。不招他们, 学校也未必补什么普通学生上来。
第二, 办学都要择优。大数原理,Sample越大, 均值越接近于Mean。
第三,维持名校的神秘性。美国是个大草台班子,只不过没有近距离接触的话, 多数人总是不敢相信这个原理。 如果常青藤真的牛,为什么前苏联解体之后, 美国的每一个决定现在回头去看都是那么的愚蠢呢?
举个例子,我几年前还看到波音的前CEO到处蛊惑人心, 什么梦想啊,要启示啊,要想Big啊, 然后波音的飞机接连出事, 做实了他是个草台班子的头,也就下台了。
大学学的东西根本差不多。 名校抓来尖儿, Elites在一起自以为是,互相砸钱, 这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