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去年买了一本Adam Grant 的新书:Originals  How Non Conformists Move the World 中文翻译为“离经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作者是沃顿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备受瞩目的组织心理学家。他上一本畅销书“Give and Take”, 也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研究和观点。
 
时隔一年,整理书柜的时候,发现了这本拖了一年都未读的书,泡杯咖啡,坐在一堆可能要再堆一个星期的书刊杂物中开始阅读。
 
这本书堪称拖延症人士的福音! 大有你要是严重拖延症患者,你就是未来乔布斯第二的味道!!
 
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拖延症的人都极富创意,他们总是把早该计划好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一秒,而结果是即兴的发挥反而带来特别的创意。其中一个例子就是Martin Luther king . 他的演讲很多都是即兴发挥,直到演讲的最后一分钟还在改稿子,人都上台了,演讲口号和标题还未定,讲了大概10几分钟,一个合唱团歌手突然喊了一句:tell them about the dream , Martin . 马丁干脆放下稿件,开始即兴演讲,正因为根据现场听众对前面演讲部分的反馈,做出的调整,演讲极富激情和感染力。
 
我想起我上学的时候,就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者。现在也是如此,做事情总是没有什么计划,一直要拖到自己都忍无可忍才会坐下来完成。没有计划,其实是没有找到最让我满意的方案。有一次,上初中的时候,绘画老师上一星期就交代的作业:帮白杨礼赞这个书设计个封面。我一直拖到上课前一个小时,才想出一个10几分钟画出的又快又省事还独特的封面:一些直线代表白杨树,涂上色,地上有几个叶子。其他同学都是一棵树,两棵树或者三棵树支棱在中间,代表白杨树,老师说我的设计很独特,给了95分。
 
为什么一件事要在压力之下才会有思想火花蹦出? 因为一件事情完成后,你不会再理会它,那些还未完成的事,其实一直在潜意识里云绕,下意识里还在思考,一直在找最佳方案,这个过程带来更多的创意和原创的思路。
 
书里提到一个古老的心理学研究,是俄罗斯心理学家Bluma Zaigarnik 1927年发现,就叫Zaigarnik效应。意思是我们对未完成的事情通常有更深刻的记忆。而已经完成的事情潜意识里已经忘了。
 
一般这种人做事感性多于理性,追求完美,追求那种能来带来WOW 效应的结果(就是一定要足够一鸣惊人,惊喜非常!),否则就是拖,一直拖到必须完成的那一刻,才会行动起来,这种人也不善于计划规划一个项目,但有很多想法,
 
这种书有时间读几个章节,还是受益匪浅,当然,很多书中的观点,反过来就不成立了。我读了很开心,很受用,也算是给我这个拖延症人士继续拖拉做事找到一个最好的支持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福音! 我喜欢! -不细说- 给 不细说 发送悄悄话 不细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8/2016 postreply 17:57:32

有道理, -铁匠- 给 铁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6/2016 postreply 19:11:16

+1, I missed this forum. -走马读人- 给 走马读人 发送悄悄话 走马读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30/2016 postreply 05:39: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