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民主的理解:

    所谓民主即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尤其是国家重大决策由人民做主。从这个定义来说,世界上大多数民众都在忙于谋生,有精力和渠道参与社会管理的是少数,所以当今世界上没有完全民主的国家。中国的国家重大决策是百十来个党的高级官员决定。美国是资本党一党制,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是资本党的子党,不管哪个候选人当选,都是资本党做主,国家重大决策是百十来个大富豪决定。二者相比,中国的制度要优越一些:《继承法》的存在保障了资本的继承,而没有法律保障官员把职位传给子女。所以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容易被家族控制,流动性较强。

    民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一个国家并非或者民主是0%,或者民主是100%。世界上各国或多或少都有民主,区别只在民主的多少。可以从民众对社会管理的参与程度来衡量民主。比如说都在1%和20%之间。即使一个封建制的皇权国家,皇帝也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制定决策时要考虑民意。这是多次农民起义推翻皇朝留下的教训、争得的民主。在一个国家里,民主的量也是在不断变化中。例如美国1920年代起实行妇女参加选举,民主的量就增加。1960年代起实行黑人参加选举,民主的量又增加。美国国会通过“爱国令”后,总统可以下令刺杀任何他认为与恐怖分子有联系的公民,这使得美国民主的量下降。中国宪法取消罢工权力使得民主的量下降,公布三公消费使得民主的量增加。

    民主的形式并非只是投票选总统。农民起义、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土地革命、示威、游行、罢工、群体事件、网上发帖都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要求做主的表现。如果政府不提供合法的民主渠道,民众就会采取非法的行动以获得民主的权力。如中国的信访制度是一条民主渠道。如果多次信访无果,民众必然对公权力产生不满,长期的不满导致群体性事件。2009年中国共发生了近9万起各类群体性事件。大量的群体事件迫使政府逐渐从压制转向安抚,从专注先富转向共同富裕。这是人民通过群体性事件参与社会管理,争取民主的表现形式。

    人民做主并非总是做出正确主张,也可能做出错误主张。比较常见的是民众倾向增加福利,即使为此必须增加国家债务;民众倾向增加自己的收入,即使其他人必须为此减少收入。所以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发展民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盲目追求高度民主是不合理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