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友人和我谈起正在中国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他说,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观影。影片让孩子们泪流满面,甚至有孩子看完电影后立誓复仇。许多成年人自己不敢看,因为画面过于血腥,却坚持买票让孩子去看。这些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孩子铭记历史,从而变得强大,将来若再遇到外敌,不至于重蹈覆辙。然而,这种做法让我深感担忧——因为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把一颗仇恨的种子悄悄种进孩子的心田。
仇恨若成为驱动力,结出的往往是扭曲的人格。一个人如果因害怕被打压而拼命变强大,那么他的力量来自恐惧,而不是自由。哪怕他最终功成名就,也不过是外界环境的映照。一旦环境改变,他的自我就会随之坍塌,因为他从未真正建立过内在的根基。
这样的成功,是脆弱的;这样的生命,是沉重的。
这几天,我也关注到美国的另一则消息——Frank 法官离世。他的葬礼让无数人潸然泪下,我也含泪看完,并默默为他和他的家人祈祷。Frank 被称为“世界上最有爱心的法官”。他让人们看到:永远不要低估爱的力量。在他的法庭上,法律并非冰冷的尺度,而是一双带着仁慈的手。他用理解与同情感化了无数人,让他们在错误的边缘重新看见希望,重拾人生。
仁慈所播下的,是健康的人格。一个自小在仁慈氛围中成长的人,不需要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我。他努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出于好奇与创造。当他遭遇挫折,他仍能心中安定,因为他的价值感深植于内心,而不是摇摆不定的外部比较。
这样的人,即使在风雨之中,也能如如不动。
撒什么种子,就开什么花。
仇恨的种子,其实是一种传承的创伤。它让上一代未愈的伤口,继续延续到下一代的心灵。这样的传承,不会带来真正的力量,只会让伤痛一再复制。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像 Frank 法官这样的榜样——用仁慈去播种,用爱去培育。而中国人需要的,不是让仇恨延续,而是代际创伤的医治。唯有医治,才能让创伤真正停下,让历史成为能够面对和整合的记忆,而不是不断吞噬未来的阴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