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看。送中就解决了台湾,香港引渡问题?

香港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又稱「送中條例」)於2019年提出,旨在允許香港與未簽訂長期引渡協議的地區進行移交逃犯的協定,最終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並被認為侵蝕香港的高度自治權及司法獨立,最終在廣泛壓力下撤回。
 
前因(草案提出的原因) 
 
  • .
    一名台灣殺人案的台灣籍疑犯在香港犯案後潛逃回港,但因香港與台灣沒有正式的引渡協議,港府無法將其移送台灣,此事件成為推動修訂《逃犯條例》的導火線。
  • .
    香港政府認為,修訂草案能夠堵塞現有法律漏洞,方便移交在香港犯案後潛逃至中國大陸、澳門及台灣的疑犯,從而加強維護香港的法治。
後果(抗議與撤回)
  • .
    香港市民擔心修訂草案將損害香港的司法獨立和「一國兩制」,可能導致香港居民被「送中」到中國大陸接受審判,因此發起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演變成為「反送中運動」。 
     
  • .
    該運動後來發展出「撤回逃犯條例」、「撤回暴動定性」、「撤銷被捕人士控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警隊濫權」以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辭職」等五大訴求。 
     
  • .
    由於持續巨大的社會壓力,香港政府在2019年9月正式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 .
    撤回草案後,社會運動雖然告一段落,但事件深刻影響了香港的政治格局,也加劇了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緊張關係。 
     
延伸影響 
 
  • 《香港國安法》的實施:: 在反送中運動之後,《香港國安法》被大幅度地加強和執行,這被許多批評者認為是為了壓制異見而採取的手段,進一步改變了香港的政治和社會面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