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said:
乌克兰在马达西奇(Motor Sich)收购案中采取了多项关键措施,核心是阻止中国企业对马达西奇的收购。以下是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乌克兰方面的主要举措:
事件背景:
-
马达西奇(Motor Sich):乌克兰一家历史悠久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是前苏联时期重要的军工企业,尤其擅长制造直升机和飞机发动机。
-
中国买家:中国企业——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Skyrizon),希望通过投资或控股的方式收购马达西奇,以获取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推动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发展。
-
时间线大致如下:
-
2016年:Skyrizon开始收购马达西奇股份。
-
2017年: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开始调查该交易,认为此举威胁国家安全。
-
2020年:中国企业向国际仲裁提出索赔。
-
2021年3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政令,正式冻结并国有化马达西奇。
-
乌克兰的关键举措:
-
国家安全局(SBU)介入调查(2017):
-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部分股份,阻止中国企业实际控制马达西奇。
-
表示担忧技术外泄可能影响乌克兰的国防能力。
-
-
暂停和冻结交易:
-
乌克兰法院多次裁定冻结股份,阻止中国投资者接管管理权。
-
政府通过法令直接阻止交易完成。
-
-
引入国家安全审查机制(2021):
-
泽连斯基签署新法律,对外国投资设立更严格的安全审查程序,特别针对关键国防领域。
-
-
国有化马达西奇(2021年3月):
-
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决定将马达西奇收归国有。
-
称此举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防止战略性技术被外国控制。
-
-
国际仲裁诉讼:
-
面对中国企业高达45亿美元的索赔,乌克兰政府坚称自身行为正当合法。
-
中国外交部多次表示不满,称希望乌方依法、公平对待中国投资者。
-
乌克兰为何这样做?
-
国家安全考量:
-
马达西奇的技术对于乌克兰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与俄罗斯冲突日益紧张的背景下。
-
-
地缘政治压力:
-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曾公开表达对马达西奇出售的担忧,乌克兰需要维护与西方的合作关系。
-
美国政府还对参与收购的中国企业及相关人员实施了制裁。
-
-
防止技术外流:
-
乌克兰担心其高端航空发动机技术流入中国后,会削弱其在国际军事工业中的战略地位。
-
总结:
乌克兰在马达西奇收购案中,出于国家安全、地缘政治以及技术保护的考虑,坚决阻止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并最终将该公司国有化。这一举动引发了中乌之间的外交争议,也暴露出乌克兰在中美博弈中的微妙位置。
如果你想了解中方的反应,或国际仲裁的进展,我也可以进一步提供。
You said:
ChatGPT said:
不,乌克兰并不“欠”中方45亿美元。这笔高达45亿美元的金额是中国投资方向乌克兰政府提出的国际仲裁索赔金额,而不是乌克兰已经确认的债务。
索赔背景:
中国企业——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Skyrizon)及其合作伙伴,曾合法购买或控制了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大量股份,并计划通过投资全面控制该公司。后来因为乌克兰政府干预(主要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交易并最终国有化企业),中方认为自己的投资被非法剥夺,于是:
-
于2021年初,Skyrizon在**海牙常设仲裁法院(PCA)**对乌克兰提起仲裁。
-
索赔金额约为45亿美元,其中包含:
-
实际投资损失;
-
利息;
-
商誉和预期利润的损失;
-
法律及仲裁相关费用。
-
乌克兰的立场:
乌克兰政府认为,其阻止交易、冻结股份和最终将马达西奇国有化的行为是出于国家安全需要,并不构成非法征收或违约,因此:
-
否认对中方构成“非法征收”;
-
质疑中国投资者的资金来源与背景;
-
称马达西奇是战略资产,外资不得控制其命运。
当前状态(截至2024年最新公开信息):
-
仲裁程序仍在推进中,尚未有最终裁决;
-
乌克兰政府并没有承认该笔索赔;
-
即使仲裁结果支持中方,也未必意味着乌克兰立即支付这笔款项,执行过程通常涉及多年法律程序。
总结:
乌克兰不承认“欠”中方45亿美元。这是中国投资方因其投资受阻而向国际仲裁机构提出的索赔请求,目前还未被国际法庭判定乌克兰需赔偿该金额。
如果你想看仲裁进展或相关法律依据,我可以进一步查找资料。
You said:
ChatGPT said:
中方的实际投入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1. 先期贷款:约1亿美元
-
2015年左右,中国开发银行向马达西奇提供了一笔1亿美元的贷款,期限为10年。这笔资金用于支持技术合作与产能建设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6CEPA+6TURDEF+6。
-
马达西奇方面后来确认,这笔贷款将在2026年到期偿还 。
2. 拟投资承诺:约2.5亿美元
-
中国企业(包括由Skyrizon及其母公司新维科技/Xinwei支持的实体)申请收购时,承诺在未来两年内向马达西奇再投入2.5亿美元,用于升级乌克兰本地的生产和设计设施 Global Times+10Yicai Global+10Укра?нськ? Новини+10。
-
这笔投资主要是为扩建产能、技术升级,以及在中国重庆建立相关生产/服务基地所设计的。
总结数字:
投资类型 | 金额 | 注释 |
---|---|---|
初期贷款 | 1亿美元 | 已到账,用于技术合作 |
后续投资承诺 | 2.5亿美元 | 有意在两年内追加,用于产能建设 |
这意味着中方实际已投入约1亿美元,并承诺再投约2.5亿美元,总体合作规模接近3.5亿美元。
为什么索赔高达45亿美元?
-
中方向国际仲裁提出的45亿美元索赔包含了:
-
已投入资金(1?+?2.5亿美元);
-
项目预期利润与商誉损失;
-
利息、法律与仲裁费用等。
-
-
因此,这45亿美元远超实际投入部分,还包括预期收益与其他成本。
小结
-
实际已投入资金:约 1亿美元;
-
已承诺未来投资:约 2.5亿美元;
-
索赔总额(含预期收益等):45亿美元。
如果你还想了解这笔贷款的利率、仲裁过程进展,或其他关联方的观点,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