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变轨100米的难度问题,
因为攻击弹头,最后要用末端制导收敛到打击的目标,
变轨机动就不太可能完全的大幅度飘逸,只能有限范围的偏离轨道。
就是相当于两端固定的揽。
飞行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变轨幅度是不同的。
abcDEfg 段中,变轨大幅的DE也许最大变轨可能近百米,但拦截弹的雷达是多个方向整列,
在飞行轨道的垂直面而言,变轨偏离就非常小的。
大幅度的三维变轨,对超高音速弹头的机动控制要求非常高。
所以,如果提前完成对保护区的上方空间网格提前计算,多个拦截弹就可以分工协作,只管自己单元的目标。
以多打少,靠人民战争的力量完成铺网打鱼。这是末端拦截。
至于初段拦截就复杂点点,但一般不会有变轨。
拦截技术核心就是多计算机的实时处理,完成闭环控制,而不管飞行弹的轨道曲线。
用打乒乓球比喻最恰当,不是迎面用球打过去,而是在飞行轨道的横切面有一个移动的球拍。
眼睛就是雷达,提前把桌面的每个位置和角落的球反弹纪录在大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