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怎么说?

 

第一次见到,求证

所有跟帖: 

辱华~~ -三花锦鲤- 给 三花锦鲤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0:38:20

这第一跟帖给下了结论,后面热烈讨论得出是有理有据辱华还是无理取闹辱华? -Wtp003- 给 Wtp003 发送悄悄话 Wtp00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6:08:56

呵呵,只要简中圈信了,就可以了。内循环,不同意的禁言~~ -三花锦鲤- 给 三花锦鲤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6:31:27

放了个莎草纸与蔡侯纸的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10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1:35:52

好有才啊。是否因为中国纸市场上击败了纱草纸,导致泽地湿地改为农田,加剧气候变化而让埃及成了沙漠?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2:20:55

莎草纸是用的尼罗河两岸的莎草,到现在那里也没变成沙漠。纸张根本到近代才出现在国际市场。在以前基本不用于国际交易。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2:37:13

国际和古代中国的交易,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交易货币是银子。和纸张,火药之类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2:39:45

不要想当然吧,文中是怎么说的: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522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2:52:57

我只是想,会不会因果正好倒过来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2:54:40

你们根本就是高估了古代纸张的用量,古人连会写自己名字的都不多,绝大多数人用不着纸。极少数的用量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3:56:49

不敢一下苟同,埃及,希腊,罗马三大古文明国度识字率不会太低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4:37:55

古埃及不到1%, 古罗马在10%左右,而古希腊还没有纸,不用考虑。这叫“不会太低”?识字不等于会读书,只是会写名字而已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5:02:55

这些“识字”的人中,真正识字非常多,用得到纸张,书本的,又有几个?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5:04:21

古代文明的识字率远不及现代,识字能力是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不要用现代的眼光看古代。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5:08:36

据说是罗马帝国统治埃及后,纱草纸产量减少又涨价,罗马人怨声载道,这也是欧洲进入黑暗时代一千年的原因之一 -波粒子3- 给 波粒子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2:53:27

蔡侯纸在两晋才开始使用,而火药到了明朝才开始少量用于武器,还是荷兰人传来的,指南针更是到清朝都只用来看风水。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2:36:05

好像三国时期就有了指南车,北宋时期出现磁针,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288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3:42:01

全国就是这么一辆,而且是用于宫廷,基本和没有没啥区别。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3:58:05

大概在唐代中国人已经知道人工磁化和磁偏角,之后造出了可以实用的水罗盘。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156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4:10:04

对当时的社会没啥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些都是现代”爱国主义教育“挖掘出来,以偏概全的”历史“。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5:10:39

当时古人对技术不重视,没留下更多记载。宋代的航海已经很发达,海船能载几百吨货物。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10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7:35:17

那些不是宋的技术,是阿拉伯航海到宋朝做贸易,顺便在当地造的船。估计造船技术指导都是阿拉伯商人,当时泉州有十万阿拉伯人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8:30:08

南海一号属于“泉舶”,并不是三角帆船。有人认为当时泉州港海船上的色目人不都是阿拉伯人,有些是中国人。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2405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9:26:05

色目人成为中国人是元代之后的事情。在之前中国是华夏种族社会。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11:05:39

看到有一篇《阿拉伯人定居中国滨海的故事》,里头提到宋微宗政和年间的《蕃客五世遗产法》。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118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12:20:57

蕃客就是等于是中国绿卡,可以拥有资产,但是不算是中国人。 -咲媱- 给 咲媱 发送悄悄话 咲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12:32:32

估计也会有通婚的和定居的吧。如果哪个地方明显比原居住国好,人口就往那里流动。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13:14:42

没文化的人来捣乱吧:不管正反其实都意义不大 -木有文化- 给 木有文化 发送悄悄话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页 (18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9:51:16

晚 也是发明 -crack- 给 crack 发送悄悄话 crack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8:06: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