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神掌

来源: 2024-05-30 23:53:0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兆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后成为黄龙诲机禅师之法嗣。

吕洞宾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及第,生活落魄。后偶然于长安的一家酒肆里遇见了钟离权,经点化,遂生出尘之意。钟离权便传授给他道教的延命方术。

从此以后,他便隐居终南山,人莫测之。

 

吕洞宾道法修成之后,即离开终南山,云游四海。

一日,途经黄龙诲机禅师的道场,正好赶上黄龙诲机禅师击鼓升堂。

黄龙禅师一见他,便厉声说道:“座傍有窃法者!”

吕洞滨一听,便毅然走出大众,问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

黄龙禅师指着他,大声呵斥道:“这守尸鬼!”

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

黄龙禅师道:“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黄龙禅师诘问道:“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

吕洞宾一听,言下顿悟,欢欣鼓舞,遂作偈曰:

“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这是一桩禅门公案。

劫,是佛门语境里的时间单位,相当于4,320,000,000年。八万劫,当然是再乘以八万。你就不要去数有多少个零了。总之是很长的时间。

但是再长寿,终究是亡。八万劫,依然不是无穷大。

“一粒粟中藏世界”,一粒米虽然小,依然不是无穷小。

还记得陶三的一根树枝,每次对半折,可以一直对折下去吗?

黄龙禅师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要不是无穷,不是无限,就必然亡。不是无穷,不是无限,就是个体,可以用数字衡量的个体,比如说一千颗恒星,一座山,一条河,两个人。个体就终有一天会亡。

 

个体,有一些特点:

1),有一个与外界隔离的表面,有边界。比如我们的皮肤。

2),是通过各种原因被创造出来的,或者说,生出来的。

3),个体与个体之间,就产生了相对,就不再是绝对。

有生,就必有死。你找不出一个不死的个体。

不死的唯一可能,就是无生。无生,就是自有用有恒在不灭。从形态的角度来说,自有永有恒在不灭,就不能是个体。不能是个体,就只能是无限。

 

所以,我说红衣大主教是对的。

所以,我说红衣大主教是高手中的高手。

如果有上帝,而上帝是自有永有,上帝就必须是无限的人格化的存在。否则,就不能逻辑自洽。至于大主教是瞎猜的,还是像我这样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出来的,就不得而知。

什么叫参禅?

什么叫悟道?

我已经演示给大众看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从上帝是无限的人格化的存在往外推。

无限,就包含一切,没有什么可以再存在于无限之外。

于是,我们的这个宇宙,无论是有限还是无限,都是上帝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如果我们的宇宙是有限的,就是上帝的一部分。如果是无限的,就与上帝完全重合。

如果,上帝是完美的, 无罪的。

请问:“我们的宇宙会不完美,或有罪么?“

再问:“如果我们的宇宙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第一,无限是创出不出另外一个无限的,因为会完全重合,等于没创造。 无限只能变出有限。第二,创造出来的有限的个体必然会亡。那么,上帝如何让你死而复活?“

上帝也许能创造出新的个体,但无法阻止个体的死亡。

佛家说,本自圆满,本就是佛,你能听明白了吗?

本来就没有罪,本来就没有谁能改变个体的生老病死。但生命不灭。因为生命不是个体。

罪,是为了让你听话。

复活,也是为了让你听话。

恩威并施。吓不死你,专治各种不服,呵呵。

 

你有没有发现,无限的上帝,创造了我们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的世界只能是有限的,而且,没有复活的可能性。从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就在走向死亡。

我们的宇宙如果是无限的,就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我们的宇宙如果是无限的,就必须是自有用有。

这次,我在耶和华的塔下,埋了一个原子弹。《圣经》有大BUG,在理论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

 

我们再来看佛家。

你从佛家的“无内无外,无来无去,无生无死,无凡无圣,非空非有” 等等等的表述,就可以看出,佛家是没有对立的。没有对立就没有个体,就只能是无限。

佛门中的禅法,释迦摩尼说,禅法为最上乘人说。

每次,都先屏退那些智慧不够的弟子,留下一小部分最有悟性的。

禅门的经典是《五灯会元》。你如果有兴趣去读,我送你一把万能钥匙“离开两边”。你用这四个字,基本上就破了所有的禅门公案。

无限,怎么会有两边,一边都没有。

既然没有边,其实也不存在离开的问题。

所以,离开两边也只是强说。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开口即失,开口就有破绽。是故,佛说,不可说。

只能意会,无法言说。

这个意会,就是悟。佛陀拈花,迦叶微笑。

 

在无限的前提下,没有创造神。所以,佛教的教义,没有《圣经》中的那个大BUG。佛家认为,我们的这个宇宙,无论是虚空(空),还是性(生命),还是个体(相),都是自有永有恒在不灭。

无始无终。

这个,在逻辑上完全自洽。

 

Q网友一直惦记着苦与乐。

呵呵,老兄如果真的有心请教,态度应该要谦卑诚恳,谁也没有义务教你,对吧。

我很久以前就讲过四圣谛。希望对你有帮助。

 

佛陀于公元前六百二十三年, 出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城。

太子从小生活在皇宫, 无忧无虑。

一次偶尔的出游, 年轻的太子见到了生老病死。 于是明白了世事无常. 世间的一切, 是不可能永久拥有的。 太子于是下决心出家悟道, 以求了脱生死, 破除无常。

 

太子放弃王位,离妻别子,周游列国, 遍访名师。可是造访了当时的名师, 所有的名师都不能解其心中之惑。太子于是自己进入苦行林, 希望通过苦行而悟出了脱生死之法。

渴了, 喝雨水。 饿了, 吃野果, 或者飞鸟之屎。

然而六年过去了, 除了把自己弄得形同枯槁,一事无成。

一日,林外的河中有一艘船经过。

太子听到船上的老乐师在教导学生:

“绷紧的弦易断, 太松又弹不出调。。。 ”

太子闻言, 如醍醐灌顶, 终于明白苦行不是解脱之法,不苦不乐, 不松不紧, 离开两边才是真理。六年来, 太子第一次走出苦行林, 来到河中, 洗净身体。 并第一次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 喝完了供养的羊奶后, 补充了体力, 太子将钵放入河中, 道:

“若我今生能悟道,此钵当逆流而上。 ”

钵果然逆流而上。 于是太子信心大增, 来到菩提树下, 入甚深禅定,以“平等,无事”四字真言, 破除魔王的一再骚扰和引诱, 终得无上正等正觉。

太子的五位侍者,见他河流羊奶,破了戒,以为他放弃乐求道。

心中极为鄙视,弃之而去。佛陀悟道后,在鹿野苑追上乐他们,给他们讲“苦集灭道”四圣谛。

这便是鹿野苑初转法 轮。这五人,便是最早皈依佛陀的五比丘。

 

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我从来没有具体谈过某一个佛门宗派的法门。

比如,如何做祈福大法会,超度大法会,如何打坐,冥想,戒律,等。

也从来没有谈过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一些法事仪轨,比如如何祈祷,何时祈祷,各种戒律。

这些,都是入世法。人定的入世法。

这些入世法,充满了各种神秘与玄幻,很容易把人绕晕。

真正的,纯粹的,有智慧的修行人,眼光永远不会离开出世法。出世法,才是一个宗教的根本教义。其他的,都是随时变化的浮云。以前,密宗的喇嘛是可以有明妃的,现在不行,属于违法行为。以前和尚是不能碰女人的,和神父一样,要劫淫。现在,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了。

只要法律许可,社会接受,入世法是变化的。

但出世法不会变。这是这个宗教对宇宙对生命的根本认知。

 

最近,走廊的宗教话题有些霸屏了。

我要向掌门人学习,回归生活。接下来两个礼拜,出去旅游。

回来后,继续写我的玉树临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