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如此多缺陷,遑论进一步的文意解读。文字层面失之毫厘,文章层面谬以千里。有多少老前辈皓首穷经,一筹莫展,深陷泥淖,不能自拔。这更加证明,胡塞尔的“从现象出发,回到事物本身”,庄子的“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实为相通的今古两极。
龙潭今语的文章的确发人深省。短短一段文字,{ 谐(皆),俄(我),扶(夫) },三个字都存在歧义。连文字层面的基础解读都
所有跟帖:
•
他有幸见到49年之后出土的《老子》帛本简本,比古人有优势,但是人家确实下了很大功夫。
-Shubin-
♂
(0 bytes)
()
02/24/2024 postreply
11:23:45
•
还原版《道德经》收下了,他日得闲,定细细品味。找到武训的感觉了,驴也只驮四袋,我已肩有两袋,争取不趴下。
-来罘-
♂
(0 bytes)
()
02/24/2024 postreply
1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