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往往与君,与国对应。
百姓,往往是去了统治者和精英。当然,一开始是指贵族,因为只有贵族才有姓。不过老子、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士已经没落,平民在上升,这种界限,我觉得已经在模糊了。
我觉得,区别这个意义不大。一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后,就是百姓。但除了天子诸侯,剩下的几乎都可以叫民。
这个,可以留待考证。但对道德经的理解,其旨不在此。
放在今天,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以民心为心,都可以。百姓谓我皆自然,民谓我皆自然,亦无不可。
一家之言。:-)
民,往往与君,与国对应。
百姓,往往是去了统治者和精英。当然,一开始是指贵族,因为只有贵族才有姓。不过老子、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士已经没落,平民在上升,这种界限,我觉得已经在模糊了。
我觉得,区别这个意义不大。一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后,就是百姓。但除了天子诸侯,剩下的几乎都可以叫民。
这个,可以留待考证。但对道德经的理解,其旨不在此。
放在今天,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以民心为心,都可以。百姓谓我皆自然,民谓我皆自然,亦无不可。
一家之言。:-)
•
老子还用了“邦” 和 “邦家”,这肯定与“国”的意思不同。另外,昨天在健康版看到有人帖的,关于儒家和医家的修炼方法之
-Shubin-
♂
(285 bytes)
()
07/09/2022 postreply
07:08:19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