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就语言本身而言(不谈抽象或逻辑)的话,汉语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字”。

来源: 假设历史 2021-01-20 10:12: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3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假设历史 ] 在 2021-01-20 10:21:5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一般地说,语言包括语和言两部分。“语”主要是指语音;而“言”则是指记录语音的符号系统,就是文字,语言就是关于形音意的学问。换句话说,形音意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简称“本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语言都使用表音文字,即:拼音字母。每个字母一般没有意思,虽然个别单一字母有意思(如:英语字母“a”),但只是特例,没有普遍意义。因此,使用表音文字的语言是“词本位”的语言。也就是说,这些语言的字(母)没有完整的形音意,而是只有形和音,没有意思;而由字(母)拼成的词才具有完整的形音意。汉语则不同,是“字本位”语言。尽管目前汉语界对1980年代末由法国犹太人汉语学家白乐桑(Joël Bellassen)博士提出的汉语“字本位”的观点存在争议,但是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意思,都具备完整的“形、音、意”,这一事实无可否认。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的表现能力更强,强于表音语言的表现能力。仅举一例就可以说明,以同样大小的字母和汉字表达同一段语言的意思,汉语往往能以较少的篇幅实现,而其他表音语言则会占有较大的篇幅。英文原著和其汉语译本往往也是汉语译本的页数较少,这些充分说明汉语的表现力较强。然而,这并不说明与汉语的“抽象”和“逻辑”有正相关的关系,两回事。

 

如果单就上述观点而言,汉语的表意文字也有独特的魅力。例如: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二百多部戏剧,据说那些剧本都保存在英国的一些图书馆里。但是,今天能够重演的莎氏剧目也就50部左右。原因是当今的英国人能拿着莎氏的剧本朗读,但很多内容不知所云。也就是说,那些剧本记录下了当时戏剧表演的语音,英语却没能记录下许多词汇的意思。莎士比亚距今不过四百多年,多一半就已经失传了。相比较中国的《诗经》,上千年来其优美的诗意仍然可以感染后人,尽管读音可能与当初大不相同了。难怪有英国人说,如果莎士比亚当时用汉语创作的话,今天世人就能欣赏到他的全部戏剧了。不过,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可能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莎士比亚了,可能早就有《大秦赋》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