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安哥拉艺术展 二

来源: 玉垒关 2011-03-13 07:15: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9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玉垒关 ] 在 2011-03-17 23:57:4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巴黎安哥拉艺术展玉垒关2011-03-13 07:13:57

二  权力的面孔

   媒体,作为“第四权力”,看待这次的展览的角度,

或许也正是巴黎这都市文明对待非洲文明。

  法国主要媒体,如论坛报la tribune,费加罗报 le figaro,世界报 le monde 对这次展览的报道,都是从欧洲殖民者进入安哥拉为开头的。

  安哥拉是欧洲人最古老的殖民地之一。15世纪,葡萄牙人沿着扎伊尔河深入的时候,他们惊异的发现,迎接他们的并不是野蛮人,而是一个高度组织的黑人王国。接着安哥拉成为被贩卖黑奴的最主要来源之一。而留在当地的安哥拉人因为欧洲人的种植业需要土地,而日益退缩到更加偏僻的的丛林。与之伴随的还有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资源的枯竭,以及文明的毁灭。
   上文提到的传奇英雄Chibinda   Ilunga就产生在这个时代。后人们通过对他的纪念而追朔往昔曾经繁荣的文明。
     
  这次展览中,另一件备受瞩目的艺术品是一个巫术的作品。图15。这是件木雕人像,躯体上插满生锈的铁钉以既铁片。这是 Yombé, Woyo 以既 Vili等几个部落用于驱邪的巫术。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这样的原始巫术曾是传教士重点毁灭的对象。故而,如今所剩无几的艺术品备受收藏家青睐。
  目前,安哥拉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基督徒。 而这曾经勃勃有生命力的巫术作品,或陈列在博物馆昏黄的灯下。或被艺人们以现代工艺和现代元素复制成廉价的装饰品,摆满街头。如同他们创造者本身,边缘化为文明的残片。
   
   安哥拉于1975年终于获得独立。独立后又因石油,钻石的储量而成为其国内外各个势力角逐的对象,各种代理战连绵不绝。 战争一直持续到了2002年。2010年,安哥拉独立35周年,法国dapper博物馆提议了这次展品。而来自欧洲各国,瑞士,比利时,尤其是安哥拉的前宗主国葡萄牙的各个博物馆则提供了他们几个世纪以来在安哥拉得到的珍藏。  
      看罢展览,走在巴黎街头,非洲面孔随处可见。法国已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居民是非洲移民。巴黎这个比例更高。并且,随着法国人口的老龄化,非洲移民的高生育率,以及对非洲劳力的进一步需要,香榭丽舍的大街上,左岸的咖啡厅里,将添加越来越多的非洲色彩。正在上演的文化和人种的渗透与反渗透。这大概是几个世纪以来的欧洲人和非洲人都不曾想到过的。

   如果从主要媒体来看巴黎对这个展览的期待,那么正是,不唯猎奇,而求深入历史。不标榜谦卑或者优越,却力求理解。
   在这些繁华的文化盛事中, 文化和权力的面孔重叠,交织渗透,如同镜中的倒影。根植于欲望,演绎出征服,冥灭,吸收,重生的永恒主题。

所有跟帖: 

好!! -真真国女儿- 给 真真国女儿 发送悄悄话 真真国女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3/2011 postreply 12:05:49

谢。。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4/2011 postreply 01:14:29

好!!特喜欢你这两个小标题,把不可言说的都概括了似的 :) -黄豆儿- 给 黄豆儿 发送悄悄话 黄豆儿 的博客首页 (41 bytes) () 03/13/2011 postreply 17:30:37

是滴。是滴。我自己试着翻译了老半天。等我三弟翻译完。一看就发现,我还废那劲儿干嘛。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4/2011 postreply 01:16:26

完全不小资 -出喝酒- 给 出喝酒 发送悄悄话 出喝酒 的博客首页 (211 bytes) () 03/13/2011 postreply 23:08: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