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简单,一个人一生所为的事太多。对某一件事,你可一把它当作一个片段、一个场景来对待,即时地作出评论都不为过。然而对于一个人,你得审视多少各样的片段、各样的场景?你能保证你选择的片段没掺合自身的偏好?尤其政治人物,由于许多政治事件都有解密期限,这就是说如果隔得太近,你甚至都不知道那些事情,知道了也未必门清其来龙去脉,然后你就匆忙对他下一个“杀人不眨眼,残酷暴戾”的评语,我说只看到细节没得其全貌,那是客气之语。
至于“只要放下自我的东西就能看清楚”,基本就是一句梦话。非得区分个唯物、唯心之别,也只是刻板之语,全无实际价值,不作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