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三个角度:用人,用俑,啥也不用。从“用人”的角度,用俑和啥也不用都不仁;从“用俑”的角度,用人和啥也不用都不仁;从“啥也不用”的角度,用人和用俑都不仁。
这让我想起前一阵子人们讨论“子为父隐”的话题,我以为孔子对于道德的相对性还是有一点认识的,“父为子隐”的故事至少说明他观察到了道德在地域上相对性。孔子是否观察到道德在不同角度上的相对性,我就不知道了
这里有三个角度:用人,用俑,啥也不用。从“用人”的角度,用俑和啥也不用都不仁;从“用俑”的角度,用人和啥也不用都不仁;从“啥也不用”的角度,用人和用俑都不仁。
这让我想起前一阵子人们讨论“子为父隐”的话题,我以为孔子对于道德的相对性还是有一点认识的,“父为子隐”的故事至少说明他观察到了道德在地域上相对性。孔子是否观察到道德在不同角度上的相对性,我就不知道了
•
主要不是依俑代替活人是造假,才遭到孔子反对,而是人的生命实体与名义上的人都不可用于葬制,
-大江川-
♂
(110 bytes)
()
12/13/2010 postreply
15:28:27
•
孔子的原话好像是那么说的,也许我记错了
-7LV-
♀
(0 bytes)
()
12/13/2010 postreply
15:32:22
•
渊潭的帖子我学习过,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权威性文章
-7LV-
♀
(426 bytes)
()
12/13/2010 postreply
16:44:39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CCPA 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