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与中国道路
对于“六四”的界定并不困难,“六四”在本质和内容都像是“苏东变革”的前奏,诉求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化。“六四”的形式是中国政府最终以暴力阻止了这场反向革命,阻止了中国走上苏东道路。但其结果还是影响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对中国迅速崛起的解释。不管左右立场,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引入了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国的崛起是与西方现代化模式“接轨”的结果。其思想基础真是“六四”在本质上的诉求,即所谓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从拒斥西方,转向全面接受甚至崇拜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从这一点来说,“六四”斗士并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这个以“自由化”所推动的改革既获得了成就,也造成了问题。一方面中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整个社会迅速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使中国跻身于强国之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异加剧、生态环境破坏、腐败恶化以及教育卫生危机。尤其是文化精神层面上的“人文精神失落”。
由此面临了这样一个悖论:虽然可以方便地将出现的种种社会弊端归咎于一个“外源性”的祸根,如果这种解释成立,那么,中国的奇迹也就称不上是“中国”的成就,甚至可以说,这是“自由市场神话”或者“西方现代化模式”在中国的胜出。中国成了“异己文明”的载体,虽然走向富强,却正在丧失文化的自主性,而且还陷入了西方现代性的物质精神危机。那么就文明创造的意义而言, 中国并没有获得多少足以骄傲的成就,也没有多少真实的理由和信心来展望“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也是为什么官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越来越沉寂的原因。
但是这种思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三十年改革的复杂性”,忽视了其中社会主义因素的积极影响,以及国家功能逐渐从发展(以GDP增长为中心)转变为社会服务(关注社会正义、社会福利体系)在现时的主动性和在未来的优越性。
中国的异军突起,也证明中国并不是单纯的“新自由主义”典范。因此,“有必要对改革历史作一个详细考察,以澄清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伟大成就,是那些原因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分化”。在更为深入的解释中,或许可以辨识出“中国模式”的线索。并因此有人呼唤“第二次思想解放”。
“再问题化”,首先是要将“中国的现代性”从“西方化” 中剥离出来,去重新发现和理解“中国要素”(包括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百年来的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革命传统,以及60年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传统)。如果“富强的逻辑”与“文明的逻辑”并不等同,那么就需要重新勘定文明发展的道路。对30年来中国崛起“塑造性力量”的重新辩识,“第二次思想解放”是要打开对未来中国道路及其对世界文明意义的想象空间。
因此,对于中国的自我理解来说,需要严肃地思考,我们甘愿为富强付出多少文明代价。或许,先“强大”后“文明”或者先“西方化”再“脱西方化”,是不得已的策略选择。
但是如果对“强国”的理解和想象受制于实力政治的视野,那么这种强国策略对于未来中华文明的创造,将具有不可低估的破坏性,也无助于我们寻求现代文明的另类方案。
如果只以“敌我决断”意识来界定自我,以“民族国家”为基本框架,来确立中国的立场。这种版本的“强国梦”又会陷入一种相当“非中国”的形态,——接受西方的“实力政治” (realpolitik)与“强权即正义”的信条,肯认西方(粗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存竞争”法则。
这里的悖论性逻辑是:我们以对抗的方式更深地与“敌人”同化,使整个世界更彻底地卷入“西方近代文明”(其实是野蛮版本)体系。这样的一种强国规划,如果失败是一场灾难,即便成功也谈不上是走向了“中华文明的复兴”,而是在同样的棋局内更换了选手——中国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上演的却仍旧是“西洋大戏”,代替西方成为“西方(野蛮)文明”的传人。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西方的势力即便衰落,而其“现代精神”仍然在发扬光大,世界也就仍然在现代性危机之中。
“强国梦”是不是会按照“越是反抗西方就越是沦陷于西方”的悖论性逻辑展开,解决这种悖论当然不是在主权意义上自甘弱小。但要避免走向“野蛮”的可能趋势,是要摆脱以野蛮抗拒野蛮的悖论。
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多样性,警惕同质性的全球化,都是值得称道的文化努力。中国学术主体性的确立,首先需要面对如何终结思想界对西方理论的依附状态。套用西方的范式来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实,不仅无法对中国经验提供有效的解释,反而遮蔽与扭曲了我们的经验。将多种异质文明转换为(貌似普世的)同质文明,在伦理意义上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由此将中国文明置于西方文明进程的低级阶段。
从此种意义来说,“六四”已经是一个过去的概念,对于“六四”的平反言论只能是一种后退的信号。
因为中国的问题并不是“市场化”不够充分(政治体制改革“不配套”)。相反,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发展主义的“现代化”陷阱。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论,不是要进一步地加入全球化的“世界主流文明”,还是要扭转这个片面发展导向,寻求中国独创的健康发展模式。
中国应该寻找中国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自身的历史与现实。“中国范式”是一个呼之欲出的目标。将天下思想转化为一种具有现代活力的道德精神力量,来重新发现与建构中国的道路。
“六四”与中国道路
所有跟帖:
•
英二兄好文。视野辽阔!发人之所未发。周末愉快:)
-有言-
♂
(0 bytes)
()
06/04/2010 postreply
23:45:22
•
宏论!
-金笔-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00:11:01
•
英二兄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我在你的文章里看到了几个悖论
-hairycat-
♀
(911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04:14:32
•
有一句话如鲠在喉,我说英二兄的文章只谈到了皮毛的根本原因在于:
-hairycat-
♀
(678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07:25:50
•
本质上,“富强”即“文明”也! 同一事物的两个
-不开窍-
♂
(63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07:57:02
•
同意,西方文明在很多方面一直很吸引人,
-英二-
♂
(266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20:39:51
•
中国的主要问题:没有健全的法制对人性的丑陋阴暗的约束
-桑歌-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08:22:55
•
是啊!如果
-hairycat-
♀
(64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08:45:27
•
从你的生活经历里,你会比较“偏于”哪一个?
-桑歌-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09:06:56
•
听起来,好像“西方”成了恶之花。
-桑歌-
♀
(108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0:05:22
•
是啊
-唯厚-
♀
(162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0:21:48
•
你这种想法,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意识。
-桑歌-
♀
(144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0:32:18
•
看来你是超脱普遍意识了?难得一见的世外高人?
-唯厚-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0:36:52
•
不是,仅仅只是意识到自己过去思维的狭隘
-桑歌-
♀
(36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0:47:56
•
人家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兄台能认识自己且改变自己,可喜可贺。
-唯厚-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0:52:26
•
贤弟看看,我昨天才说西洋书读多了人就变笨了。这位不就是好例子了?
-得兔待株-
♀
(4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2:09:49
•
那倒不是。因人而论。而且所谓的西方东方并不是对立的。其实是个有机的整体。
-唯厚-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2:12:39
•
许多地方事实是对立,不相容的,非此则彼。例如中医和西医
-得兔待株-
♀
(59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2:36:02
•
没有什么不相容的。统一的对立。
-唯厚-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5:51:26
•
又是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这些陈词滥调~~~~~~~
-得兔待株-
♀
(15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7:57:21
•
中华文化长在兼容并包。
-唯厚-
♀
(374 bytes)
()
06/06/2010 postreply
00:30:13
•
好吧,先让你一让,以后再计较。。。
-得兔待株-
♀
(5 bytes)
()
06/06/2010 postreply
12:49:03
•
中国政府对待刘晓波等异议人士的态度的态度不够野蛮么?
-桑歌-
♀
(13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6:55:45
•
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在审英二呢?
-桑歌-
♀
(100 bytes)
()
06/06/2010 postreply
09:12:20
•
说得好,非常好。大顶。
-得兔待株-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2:05:35
•
起码不应把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对立起来。。。
-彩云舒-
♀
(19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1:55:10
•
许多地方事实上是对立。
-得兔待株-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