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孔子原話,常給當成他反對宗教之證,其實要真知其義,必須放回孔子整體思想裡看,與其他的話都合洽都說通才行。
孔子講的禮,是個很大的東西,其實即一以宗教為核心的生活及制度,不能只作禮儀看。筆者在《宗教,一講天命,就是迷信講命运嗎?》曾予解說,並把不語怪力亂神等等散見各處語句,重新在禮的角度予以理解。其中有一段這麼說:
殷禮不是巫教,夏商周三代之禮相承為用,故其前後的夏禮、周禮,也都不是巫教,三代的禮教,只有發展階段和規模大小的不同,沒有質的差異。但周公之後,由孔子所闡發的周禮,是否隨即放下超越的訴求,形成全無宗教意義的禮教呢?若說夏商和周公的禮教果是宗教,但孔子以仁、義為教,孔子的這一禮教是不是已僅僅屬于文教、政教,而非宗教呢?孔子確實說過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等等這一類的話,好像是把超越、終極的問題擺一邊。但孔子還有另一類的話,念念不忘超越、終極的問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必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把這一類的話,放在以祭為中心的三代禮教背景上看,完全洽合,三代禮教關懷的東西孔子一樣關懷。我們應當理解他第一類的話轉向現世、人事、生人,用心非欲捨天道而單務人道,只因人道邇、天道遠,並不把天道放在人道之外接受而已。
回复: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
所有跟帖:
•
回复:孔子说的那些关于神、天等话,是說明他有宗教的踐證,不光是
-吮露鶴-
♀
(118 bytes)
()
10/07/2009 postreply
20:40:13
•
回复:問非所答,請先讀明白我的話再說話,否則再答亦非所問。
-吮露鶴-
♀
(0 bytes)
()
10/07/2009 postreply
21:01:02
•
回复:希望把我原文的言论看齊了再好問,答了還問,豈不白答?
-吮露鶴-
♀
(0 bytes)
()
10/07/2009 postreply
21:42:54
•
回复:孔子说的那些关于神、天等话,
-木尔-
♀
(541 bytes)
()
10/07/2009 postreply
23:45:34
•
这是讨论的前提。但厘清的任务不在我,而在提出观点的人。
-木尔-
♀
(222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19:32:41
•
孔丘说的那些话恰恰表明他的谨慎,符合一个学者对于科学研究的态度
-退隐老妖-
♀
(380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12: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