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版的张爱玲文集刚出来的时候,我读大学二年级,正是最穷的时候。为了买那四本书,吃了一个多星期的酱油泡米饭。捧在床头,一遍遍地读,为了沉迷于那一双冷静地看着红尘的眼睛和生出繁花来的笔。读罢掩卷,总觉得像身处深深庭院中,“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深,雕花的门窗紧闭,只一点微光透进来,看得到尘埃在光里飞舞。宝鼎熏香,却是一点檀香屑,燃尽了,香和烟都散了,只感觉到冷。
那时的北京恭王府里还没有旅游巴士出现,因为游人太少的原故,院子显得深阔许多。仲秋时节,只一个人在芭蕉和竹丛里转,在幽幽的树影里,对着玲珑山石,突然有些怕,仿佛听到旁边空空无人的房间里,有叹息的声音似的。那些深宅里生了又死去的寂寞的人竟似还在那里。仿佛一个不小心,透过落满尘埃的雕花窗棂,便看得到一双冷冷的眼睛。
就是了,就是那种冷。冷静,冷漠,冷淡。冷冷地聪明着。
因为其实富贵里最缺的是温暖,偏偏富贵养闲人,闲人最有的是时间和心思,越缺的越不甘心,把一点点居家来往的人情反复琢磨,那种凉和薄怎么经得起这种琢磨?等到琢得透了磨得硬了,自己也成了别人的凉和薄。在华堂美宅里,繁文褥节中维护着面子,掩盖着后面的杀气腾腾冷气森森。
其实贫寒里也最容易缺温暖,因为谋生不易,吃得饭穿得衣,已经耗掉了心和力,不砌个砖房,邻村的姑娘就死活不肯嫁过来,怎可能对着月亮想她想个百转千回?若说二哥分家的时候偏了那头壮的牛,三妹一提老妈的药费就哭穷,任谁也想不起小时候分饼的旧事。倘若一辈子都低个头受气受苦,给人踩着轻贱,生个孩子不为了养老壮门面又图个啥。
小家子小户,不穷也不富,未见得就刚好。远看寒山石径上一户人家,薄暮斜阳里,炊烟正起,灯光透过窗,映着院子里树影如画,怎么瞧都是梦里归途。却谁知道里面的光景?幽暗暗灯光照不到的地方,各有各的凄凉罢。常常是草色远看,近却无。
完美的家像是小时候墙上贴的年画,画上的人个个脸色红润,笑容满面,背景窗明几净,五谷丰登,那种喜气仿佛在墙上散出光来,让人无端地瞧着满足。等许多年长大以后,回老家一瞧,暗旧的房梁下面,挂满尘埃又被水渍泡得发黄的一张纸,合家欢仍在那里,画里的笑却怎么也不是当初的味道。
画旧了,看画的人长大了,长大的心硬了,冷了,聪明了。
最堪怜惜是聪明。
这聪明是枪林弹雨里一点点磨出来的,像贝的壳,闭住的时候,保护自己,张开的时候,伤着别人。
像张爱玲。
谁又何尝真的爱过她,暖过她?对于她,母爱,是个惨淡的误会------母爱本来就是个容易被误会的词。亲戚是碎牛肉色的那件旗袍----穿着只觉得羞惭,不穿又确是件衣服。友情像冬夜里路边的煤气灯,隔着玻璃让人欢喜,但终究不能取暖的。爱情是个飘过的薄脆玻璃气球,本就不该伸手去接,抱碎了之后不堪入目也不堪疼。
倘使糊里糊涂,其实也罢了。香港半山上,路边的杜鹃也曾开得好,映着山下蓝色的海,倒也入画。她却只写落了一地的样子。花总是要落的。“看花慎勿至离披”,偏她最记得离披,或是因为合了心境。
心由境生,境由心造。回忆里,“波心荡,冷月无声。”月怎么会冷?冷的是桥边看月的那个人的心。
而她,人是透明玻璃人,心是七窍玲珑心。
折射出现世百态,人情千种。落在纸上,给我们瞧。
玲珑心在说,“起码,我是懂得的。”眼睛一转就是一点冷笑。冷的笑,或者,不笑。
聪明到极致,也冰冷到极致,从墨里纸面发散出一点一点悲凉来。人性在手术刀下面一片血淋淋。也有悲悯,但仍感觉得到切肤的冷,冷得疼,疼得麻。为众生而疼,疼得像众生一样。
回看种种挣扎无奈渴望失望,低头转眉之际,浮上来怔怔的疑问:这,就是一生吗?
四本《张爱玲文集》像四朵罂栗花,开在我的书柜里许多年。我提醒自己不要沉在果实的粉末里就好。可是,谁看到那样的花会不想到它的果?果和因,因和果。但罂栗是我最爱的花之一,我老家的前园,在禁种这种花之前,总是有一片极好的罂栗盛开在夏季,美得不落凡俗。我只是从来不肯去割那椭圆型青果里的白浆。有人告诉我可以治牙疼我也不割。
我害怕。
其实何必。
后来陆续读她的其它作品,却不知怎么,终脱不了罂栗花的感觉。很爱很爱,可是,挣脱不了那一点恐惧。或跟自己说:“这些和我是不相关的。”好像只希望坐在玻璃窗里拥炉看外面梅林雪海。
除了那本评红楼的书之外。
对于红楼的评论,最喜欢冷静和聪明的考据,感觉万分的珍贵,又感觉如此的不同。因为不喜欢周汝昌之流的所谓红学家,对那种情绪性的想当然大不以为然。所以觉得张评的红楼是最好的一本红评,这缘于她对红楼梦狂热的爱,更是她独有的冷静与聪明。
再后来,就是刚刚看过的《小团圆》。
看得越发惊心,无处躲藏。像许多年前读卡夫卡的《城堡》和《变型记》,想着做人真是苦。只恨自己不是佛教徒。
叹惜之外另有怜惜,深深的,遥远的怜惜。怜惜这样的聪明,偏又遇到那样的环境。其实,她缺的只是爱。不那么自私的爱。水遇寒,才成冰,一片玲珑一片冷。若有人在手心里捧着,或许会化成容色清澄潋滟,姿态婉转叮咚。只是一点暖,就完全不同。
或许只是我一厢情愿罢了。
王小波有言,人生在世,最大的乐趣是思考的乐趣。
庸人在糊里糊涂中,自觉幸福快乐。而也有人在冷冷的沉思里,别有一种深刻的快乐。那眼底的一抹笑,在纸张笔墨的后面藏着。当然,还有一种,是大智若愚,看得通透,透过再透,从冷里见暖,恶里见善,暗里见明,超脱再超脱,脱去一层层的蛹壳,翩然已是一只蝴蝶。但那已经是智慧,不是聪明。
当然聪明也不是自认为圆滑周到,机灵可爱,在甲乙丙丁面前说不同的话,摆不同的脸色,因时因利冷暖调控。或者在诚意招待的主人房间里,嘴里夸赞着客套着,眼角瞄着寒酸的墙面悄悄闪过一丝轻蔑的冷笑。那只是叫另一种愚蠢,与这里讲的聪明毫不相关。
三毛说,快乐是皇帝的新装。而我们最好每天上床前,吃一粒糖果,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我总不会不懂她这是比喻,而不是让我们真的睡前吃糖长蛀牙。可是我每每看到漂亮的糖果盒,就会想起她的话。同时庆幸自己糊涂,可以留在庸人这一层里,做个糊涂的幸福人,因为仿佛没什么希望爬到第三层去做智者,又很害怕留守第二层当聪明人。
不高不矮处,最不胜寒。
虽然有那层硬硬的贝的壳,也挡不住有沙子进来。疼痛以后,包在心里,灿然成了一颗珍珠,名叫《小团圆》
最堪怜惜是聪明
所有跟帖:
•
回复:最堪怜惜是聪明
-rabbitrabbit-
♀
(8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2:34:57
•
很喜欢这篇,好文笔。
-春江水-
♀
(9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2:48:56
•
谢谢楼上两位的鼓励。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4:02:12
•
文笔真好,不过别老觉得自己看透了,那样太不谦虚了不说,也没乐子了。
-Aerie-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3:22:40
•
呵,我想您把我的帖子看反了。我是第一层里的庸人。糊里糊涂,傻乐傻乐的。到处仰望。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4:03:38
•
在仰望中的一点感觉是:“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4:12:31
•
雪山飞狐追梦人
-aerie-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5:32:53
•
高,透着尖锐和深奥!(如果不是装深沉的话,这年头爱装的人多啊)
-栓子-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9:30:23
•
幸福是作为愚人的补偿,不幸福是成为智者的代价。
-洪荒之地-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3:34:20
•
愚人还有机会成为智者, 智者却没机会变成愚人。
-风清月白-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3:41:47
•
说得好,现实却是许多世人拼命追求所谓智慧而无法承受不幸福,可笑而可悲
-洪荒之地-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3:46:25
•
悠悠之言透着悠悠的怜惜。其实张爱玲的冷里面也有着智慧的一面,不然她绝活不到老,
-风清月白-
♀
(36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3:38:17
•
呵,其实三毛有时候,也未免看得太透,她写在台湾全家人吃饭的那篇文章,我看得心酸之至。想起她说幸福快乐是皇帝的新装。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4:07:10
•
去年重读金锁记,那文字,与我是乡愁的慰籍。至于张爱玲其人其事,于我已无关紧要。
-碧薇-
♀
(104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4:36:01
•
呵,谢谢。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4:57:25
•
写得真好,很细致!很象以前网友桃叶的笔法,可惜她很久不来了~~
-阿方-
♂
(304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4:44:04
•
啊!真的?从来没读过胡兰成的东西,听说他很不堪。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4:56:56
•
我正在读今生今世。胡其人其事,于我亦不相干。文字中的风俗人情,着实美丽。
-碧薇-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5:53:03
•
哦,我一定要读。鸡蛋好吃,可以不去想母鸡的模样。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7:37:13
•
一定不要错过雁荡兵气哪一章,你会对“汪偽政府”有一个新的认识。来姑娘文字妩媚通脱,喜欢。
-碧薇-
♀
(0 bytes)
()
08/28/2009 postreply
10:22:42
•
世事经不起琢磨!
-hairycat-
♀
(306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5:40:55
•
我们评说张爱玲,何尝不是自作聪明。不说也罢。
-碧薇-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5:54:15
•
顶,好悟性好文笔!很多喜欢张的,大概是因为被爱的不满足,
-原来如此说-
♀
(605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6:00:46
•
想起一句:“爱,就仿佛从未被伤害”,那好像已经接近智者的境界了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7:36:24
•
就是各人选择吧 :) 再次佩服好文章。
-原来如此说-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8:40:22
•
报仇的落实是你的想法。红尘有路,条条通大道,喜欢
-风清月白-
♀
(3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8:20:23
•
当然可以!不同的信仰沟通不易,俺可没想消灭谁 :)
-原来如此说-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8:38:57
•
同意要真正快乐幸福还是需要智慧,也刚看完小团圆,那天
-红豆豆-
♀
(58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6:39:08
•
谢谢。这里高手多,所以我一般只敢潜水。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7:37:54
•
是啊,可是“聪明糊涂心”,很难恰恰好。呵
-可来-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7:42:20
•
聪明有很多种吧。没有张爱玲温馨上的聪明,走廊今天不会这么热闹:"至今人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
-碧薇-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7:01:24
•
回复:聪明有很多种吧。没有张爱玲文学上的聪明,走廊今天不会这么热闹:"至今人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
-碧薇-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7:02:49
•
太好文了..这种聪明最伤人..倒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在这活得快活...
-阿奴-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18:29:15
•
罂粟花就是美!确实如此。碧微所言不虚。小资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与追求。虽然,不合大众口味。
-大江川-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21:48:14
•
可来所言不虚,从改。小资是口香糖,不小资是大蒜。各有所用。都是一种味道。
-大江川-
♂
(0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21:51:23
•
额感觉张爱玲聪明但
-小小花-
♀
(124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23:08:39
•
回复:额感觉张爱玲聪明但
-玄淡泊宗-
♂
(8 bytes)
()
08/28/2009 postreply
0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