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说宝玉嚷饿了,催着要吃饭,然后匆忙就着菜吃了点。程乙本是这样的:
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饭来,头一样菜是牛乳蒸羊羔,贾母就说:“这是我们有年纪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罢。”众人答应了。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子忙忙的爬拉完了。
以前读书不仔细,把“野鸡瓜子”看成了“野鸡爪子”,以为宝玉爱吃泡椒鸡爪子之类的。其实,错看“瓜”成“爪”的大有人在,比如《红楼梦》(作家出版社,1954年)的编辑。
有网友质疑,曹公写红楼梦时,没准儿就是写的“野鸡爪子”,只是后来抄录者抄错了。
这个值得研究一下。有几个问题要解决:
(1)“爪”抄成“瓜”的可能性大不大。
(2)如果没抄错,“野鸡瓜子”,“鸡瓜子”是什么东西。
查了一下资料,研究问题(1)的很少,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问题(2)上,都假定曹公的原意就是说“鸡瓜子”。结论主要有如下两点:
一是“鸡瓜子”是江淮人口语里说的“鸡脯子”肉,或“鸡腿子”肉。鸡胸或鸡腿肉鼓鼓的,象瓜,故有是说。(俺们东北人说蒜瓣肉,更形象,哈哈)
二是说“鸡瓜子”是“鸡瓜齑(ji)”,即鸡肉末,鸡肉碎加姜米、蒜米或韭菜碎末炒成的东西。野鸡瓜齑,就是类似炒鸡丁一类的下饭菜。
第一点有些问道于野的感觉,我不是江淮人,不敢随意说,姑且存疑。
第二点是有依据的,从庚辰本影印件可以看到抄录者抄“齑”字时的努力 (Figure 5)。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是“鸡瓜”而非“鸡爪”。
所以,从众多的研究结果看,我相信“鸡瓜齑”的可能性大,更符合曹公原意。
现回到第一个问题:“爪”抄成“瓜”的可能性大不大。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取决于这两个字的字形,笔划;也取决于抄书的方式(是一个人看着书抄,还是两人合作,一个念,一个抄。)
看笔划,“瓜”字不管写全还是简写,中间一竖必须向右上挑;而“爪”字则简单一竖下来,顶多向左微勾。所以看字形,两个字是很容易区别出来的,即使写混了,也容易改过来 (Figure 1)。
再看抄书的方式,一般认为庚辰本或其他抄本,多是采取多人合作方式,旁人念,抄者写。所以,边念边抄,把“鸡爪子”抄成“鸡瓜子”的可能性不大。
我检索了全书前80回出现过“瓜”字的章节(附录),再找到庚辰本影印件的相关页码看该字,发现该抄本尽管有数人抄写,但“瓜”字和“爪”字大家都写得区别明显,偶有抄误都改正过了(Figure 2 - 7)。
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鸡瓜齑”的可能性大,更符合曹公原意。
有意思的是,第五十二回居然把第一个“爪”抄成“瓜”(Figure 6):
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
难道抄这一页时,读书的人内急方便去了,抄写的人眼花看错了?
或者,坠儿脯子鼓鼓的,鸡瓜子?哈哈哈哈。。。
Figure 1 左两列为“爪”,右两列为“瓜”
Figure 2 (第五回)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右挑明显)
Figure 3 (第四十回)花儿落了结了大倭瓜(明显右勾)
Figure 4 (第四十一回)用炒的鸡瓜一拌
Figure 5 (第四十九回)野鸡瓜齑
Figure 6 (第五十二回)两个“爪”字
Figure 7 (第六十四回) 抓子儿赢瓜子
附录:有“瓜”字的章回(程乙本)
第五回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第六回
且说荣府中,合算起来,从上至下,也有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
第八回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头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
第十九回
却说宝玉自出了门,他房中这些丫环们都索性恣意的玩笑,也有赶围棋的,也有掷骰抹牌的,磕了一地的瓜子皮儿。
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第二十六回
薛蟠道:“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老胡和老程他们,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西瓜,这么长这么大的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罗猪、鱼。你说这四样礼物,可难得不难得?那鱼、猪不过贵而难得,这藕和瓜亏他怎么种出来的。我先孝敬了母亲,赶着就给你们老太太、姨母送了些去。如今留了些,我要自己吃恐怕折福,左思右想除我之外惟你还配吃,所以特请你来。可巧唱曲儿的一个小子又来了,我和你乐一天何如?”
第三十六回
这日午间,薛姨妈、宝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屋里,大家吃西瓜。
却说薛姨妈等这里吃毕西瓜,又说了一回闲话儿,各自散去。
第三十九回
李氏道:“有什么要紧的东西怕人偷了去,这么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着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做什么?”平儿笑道:“奶奶吃了酒,又拿我来打趣着取笑儿了。”
第四十回
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老老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鸳鸯笑道:“右边么四真好看。”刘老老道:“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老老两只手比着,也要笑,却又掌住了,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由不的大笑起来。
第四十一回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第四十九回
宝琴正在里间房内梳洗更衣。一时众姐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饭来,头一样菜是牛乳蒸羊羔,贾母就说:“这是我们有年纪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罢。”众人答应了。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子忙忙的爬拉完了。贾母道:“我知道你们今儿又有事情,连饭也不顾吃了。”就叫:“留着鹿肉给他晚吃罢。”凤姐儿忙说:“还有呢,吃残了的倒罢了。”湘云就和宝玉计较道:“有新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里弄着,又吃又玩。”宝玉听了,真和凤姐要了一块,命婆子送进园去。
第五十二回
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
第六十四回
芳官早已藏在身后,搂着宝玉不放。宝玉遂一手拉了晴雯,一手携了芳官,进来看时,只见西边炕上麝月、秋纹、碧痕、春燕等正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呢。却是芳官输给晴雯,芳官不肯叫打,跑出去了,晴雯因赶芳官,将杯内的子儿撒了一地。
于是一径往潇湘馆来看黛玉。将过了沁芳桥,只见雪雁领了两个老婆子,手中都拿着菱藕瓜果之类。
第六十六回
尤二姐听说,笑道:“依你说,你两个已是情投意合了。竟把你许了他岂不好?”三姐见有兴儿,不便说话,只低了头磕瓜子儿。
第六十七回
凤姐儿道:“论起这事来,我也听见说不与你相干,但只你不早来回我知道,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要实说了,我还饶你!再有一句虚言,你先摸摸你腔子上几个脑袋瓜子!”
第六十九回
那察院都和贾王两处有瓜葛,况又受了贿,只说张华无赖,以穷讹诈,状子也不收,
打了一顿赶出来。
第七十五回
次日起来,就有人回:“西瓜月饼都全了,只待分派送人。”贾珍吩咐佩凤道:“你请奶奶看着送罢,我还有别的事呢。”佩凤答应去了,回了尤氏,一一分派,
遣人送去。
第七十六回
贾母又命将毡毯铺在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命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