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走廊散步的时候遇见了一篇关于钱大师学位的好文章,感觉是很系统有逻辑,证据充沛可信,但就是作者似乎与国内脱离了很久,不太清楚此事早已水落石出好久好久了,所以我就草就一贴跟后面发挥了几句,本以为这是作者边写边扔,读者随看随忘,为通常大家闲乐性质的帖子,没想今晚到走廊看到这样。对其它诸如斥我为“病态”的那些贴一笑淡之,在此只有兴趣费时耗力写一写我自己关于钱先生学位的记忆。
---------------------------------------------
大约在9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位热衷在图书馆关注留学新闻的学生时,在报纸上第一次看到“兔丝燕麦”这一个十分陌生且有趣的成语,它出现在一篇记录刚刚热兴的瑞典留学的文章里,其中提到了钱钟书的牛津大学学位,其原因是瑞典留学的大学分为两种:university和Hogskolan(直译为highschool,实为college or institute),一些人认为去瑞典读这Hogskolan回国来易被误为“兔丝燕麦”(出自“资治通鉴”和“北史”),自称为大专学院,名又是高中;类似钱先生的牛津学位,自称为“副博士”,名又为学士,即寻实称责实名有出入,尽管名下无虚都是真资格的经历和水准。这是第一次知道钱先生的学位还有风波。
在之后的几年内,陆续也注意到了不少关于钱学位的争论的文章,一些概念也越辨越清楚:
比如“副博士”问题: 苏联的教育体制很独特,它的本科阶段不是4年,而是5~6年才毕业,且不设学士学位只是毕业证书,也没有设硕士学位,只有博士和副博士两种学位,后者离前者是一步之遥,无论是从各方面的标准来看,都不在欧美博士之下,所以如假仙真人所录:国家教委和人事部于1990年专门发文认定苏联及东欧副博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的博士学位。但这规定是只正对苏联和东欧,其它国家的“副博士”又有所不同。比如芬兰的教育体制,它的学士学位bachelor是设在大专Poly的,master 学位设在Univ,通共是一路下来都是类似于本科。之后一段才是副博士学位,最后为博士;瑞典情况类似,有pre-bachelor 和bachelor的证书但不是学位,只有学分足够读完master,才是第一学位,2年后为副博士学位,4年后博士学位。所以这些国家的副博士并不在1990年的发文范围内。
牛津的B.Litt.学位,那几年也很多人进行查证牛津的学位系统,钱先生的学位论文收藏于牛津大学图书馆(MsB.litt.d288),结果也与假仙真人所查的结果一致:B.Litt.(现为M.Litt.)不是普通的学士而是高水准的文凭,高于MA低于D.litt(假仙真人一文有述),当时上海社科院张文江解释了这是高级文学学士,相当于文学硕士。只是这种解释没有占主导地位,依然是众口难调,但在辩论中都了解了这个高含金量学位的实际情况,争论在牛津并无副博士学位,与苏联不是一个体系,自称“副博士”是如何评估,有无拔高之嫌,等等。因为官方没有明确的学位对应,所以当时一些人认为杨绛如果写“类似副博士”而不是“副博士”则比较准确。一些人则认为即便是顺应原称“文学学士”也未尝不可,因为明了了这学位的分量。
时至1998年底,钱先生去世,新华社的新闻是以“获B.Litt.(Oxon)学位”避开争论(在假仙真人文内有述);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教育节目介绍牛津大学时候,提到钱先生在牛津的学位使用的是获“高级荣誉学位”的字句。
1999年忙于出国一些前期工作没怎么注意,直到2001年在网上看到国内在议论杨绛于清华道出“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2003年在《我们仨》里写明:钟书领到文学学士文凭。对杨先生的这两次表态,我觉得她很坦然很有底气且非常严谨,知道的早已知道,不知道的也早迟会知道这文凭的深厚内涵。
大约就是在2001年杨绛先生的清华言论引发一段议论之后,关于钱钟书牛津学位的争论就渐少,因为这学位高水准的事实都很清楚,本身就非常有力量。另外,如果一定要找最接近的,当然是苏联的副博士学位最恰当(虽没多么有必要借苏联这学位来说明牛津学位,也许是综合考虑所致),一些有非常影响力的主流机构也认定为“副博士”:
比如: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钱钟书英文文集》,介绍钱先生是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ISBN:7560050816
再如:2002年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三联学术文库(钱钟书与现代西学),ISBN号7542616188,也是介绍的“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总之,就假仙真人关于钱先生学位的贴,自昨天匆匆溜过一遍后,今晚又细看了2次,的确是下了不少功夫精耕细作的自制原创的有价值的好文,但也确实有滞后几年之感。这就是我写的“还在辨啊?多年前已成共识”的初衷,因为这件牛津学位的风波对牛津文学学士,副博士的认识,几年前就辨的清楚明白了,无论是普通阶层还是主流。
另外,对假仙真人贴还有两点异议是:
1。“因为有人认识这个B,知道美国的B译成中文是学士,也知道中国的"学士"翻译成英文是这个B,于是就开始...人生攻击". 这一段.
在那几年争论的时候,引起钱的"文学学士学位"争论的不是别人,是他父亲钱基博的家谱记录,记录上为文学学士学位;还有80年代挖出张爱玲和钱钟书的哥伦比亚大学重量级人物夏志清也道是文学学士学位.同样学位的人也自称的是牛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不是象杨绛在1985年言称的副博士学位. 等等,当然假仙真人说的那些人也不少.
2.关于杨绛改口两次表态为"文学学士",我不太觉得如假仙真人的观点是她"退后一步天地宽".而是觉得她清高大气,非常严谨不容一丝牵强.
自那年的“兔丝燕麦”谈起
所有跟帖:
•
你瞅你吧....非得被逼着写点东西
-lanyi-
♀
(29 bytes)
()
01/31/2009 postreply
01:07:46
•
写得很清楚,牧!但问题远非那么简单,可写本书详细说明
-阿方-
♂
(0 bytes)
()
01/31/2009 postreply
02:24:46
•
这篇解释,有点文不对题(“共识”)
-假仙真人-
♂
(1490 bytes)
()
01/31/2009 postreply
06:19:34
•
假仙真人网友,我说的"共识"不是你理解的那样.
-白梅格-
♀
(1282 bytes)
()
02/01/2009 postreply
18:25:23
•
补充一点
-假仙真人-
♂
(265 bytes)
()
01/31/2009 postreply
06:59:35
•
回复:
-白梅格-
♀
(387 bytes)
()
02/01/2009 postreply
17:46:55
•
我说的“副博士”,和你说的“苏联的副博士”,是两回事
-假仙真人-
♂
(280 bytes)
()
02/01/2009 postreply
18:08:56
•
长学问了。
-riverside-
♂
(212 bytes)
()
01/31/2009 postreply
07:51:50
•
河好!不仅年代问题,法律问题也有涉及.
-白梅格-
♀
(177 bytes)
()
02/01/2009 postreply
17:32:15
•
梅格你真该没事多写的,这么多的好东西不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多可惜
-淑女司令-
♀
(0 bytes)
()
01/31/2009 postreply
13:40:45
•
司令好! 最近较忙.
-白梅格-
♀
(0 bytes)
()
02/01/2009 postreply
17:24:58
•
白姐姐真的好文章耶!
-小小花-
♀
(0 bytes)
()
02/02/2009 postreply
08: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