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
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阿门!
盛友 敬上
2010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
http://zhengyjingz.ogseo.com/
2010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
谢盛友(德国)、高行健(法国)、余英时(美国)、艾未未(大陆)、南方朔(台湾)、梁文道(香港)等入选2010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
公共知识分子是《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其共同标准 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谢盛友简介
谢盛友,1958年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中山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学士(1983),德国班贝格大学新闻学硕士(1993),1993-1996在德国埃 尔兰根大学进行西方法制史研究。著有随笔集:《微言德国》、《人在德国》、《感受德国》、《老板心得》、《故乡明月》。1994年荣获台湾中央日报征文首 奖(《中国人的代价》)。曾任德国班贝格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巴伐利亚工商会顾问。现任欧洲《European Chinese News》出版人,华友集团董事长,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海外校园》欧洲版同工,中国大陆天益网专栏作家,台湾大众时代网驻站写手,海外万维读者网 专栏作家。谢盛友先后被西方主流媒体德新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柏林《日报》(Die Tageszeitung)、《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以及RTL、BR、n-tv 、Sat1、NDR等电视台专题人物采访报道。
谢盛友文集:http://new.21ccom.net/plus/view.php?aid=8106
人家的善意,但盛友深知,我们这代人生来就挨饿,上学就停课,离开书本实在太远,盛友何德何能称为知识分子?面对100个名单,实话实说,没有一个能称为思想家,新时代中国未能生产思想家,能不让中国人感到伤痛?
不过,盛友比较欣赏许小年博士, 2010年,许小年博士提出:几十万亿国有资产应分给13亿民众,敬佩他的胆识。2010年,最令我感动的是,蔡定剑教授最后的一句话:“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盛友至今只做两件事:做自己有能力改变的事情;包容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的事情。因为缺乏智慧判断以上两样事情,所以喜欢阅读思考写作。盛友把自己定位为“社 会自由主义(social liberalism)的追随者”, 盛友非常欣赏丹尼尔·贝尔的那段话:“本人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而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
盛友主张,人的尊严通过个人的独立自主而得到保障;社会通过个人的理智而得到进步;民主通过公民社会的成熟而逐渐成熟;自利的资本主义通过社会自由主义而得到改善。
在经济上是社会主义者
盛友相信的社会主义,并不是我们小时候的社会主义,至少不是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盛友希望弱势群体得到扶助,寻求社会(机会)平等。盛友认识“社会主义好” 是到德国了以后,当年盛友还是穷学生,妻子、我和儿子居住两室一厅的房子,房租600马克,由于我们收入低微,市政府住房津贴每月260马克。因为我们是 外国人,也得到德国政府的住房津贴,我切身感受到德国的“社会主义好”。对德国社会的再认识是,德国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德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扶贫,在金融海啸中也扶富。德国政府采取200亿至250亿欧元的配套措施,削减利率,为汽车制造商和建筑装修业提供资助,同时通过减税以让企业能够注销一部分的投资。
盛友再次深刻体会刘少奇的“资本家养活了工人”。
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
二十多年来的书写表达,无非希望有所保留和有所改变。
希望有所改变,首先是中国高层的改变。盛友八十年代提出“和平演进”的概念,建议中国共产党学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经验,和平演进;盛友八十年代建议中国取 消宣传部,建立新闻局;盛友八十年代呼吁中国应尽早成立政治特区;盛友至今仍然呼吁中国应该建立宪法法院; 盛友至今仍然呼吁中国应该根据宪法,允许民间互益性社团存在壮大;盛友至今仍然呼吁中国应该根据宪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仰自由;盛友至今仍然呼吁道德重 建、成立真相和解委员会(比如针对反右、文革、六四);盛友至今仍然提出讨论:一个政党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至于两岸,盛友二十年以来一直坚持提出的“中华事务部”。盛友始终认为,“陆委会”、“国台办”工作做了很多,而且做得不错,但都不是 站在一个中国的构架下思考和运作,都是视对岸人“外人”的一种思维架构,“陆委会”、“国台办”可改名“中华事务部”。两岸下一个甲子,首要任务是寻找公 约数,双方要理清楚“一个中国”的国家概念和法人人格源自哪里?
希望中国底层得到改变,提出“白血病”的概念,指出中国国内权力腐败、权利贫困就是“白血病”, 盛友十几年前就呼吁彻底取消“农民工”制度,获得国内高层的支持。根据2009年7月6日 广州日报报导,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代市长王荣说,“农民工”的概念已发生变化,深圳“农民工”概念将消失。“农民工”的第二代现已成 年,他们在就业时会选择留在深圳。国内媒体撰文报道,引述谢盛友的文章认为,要“消灭”“农民工”称谓,必须配套相应的行政管理条例,只有从制度层面全力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帮助他们享受到城市发展与改革的成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是概念后面真正应该实现的实质变化。
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
盛友希望保存中国古老文化,2010年盛友为与张爱玲同輩的女作家苏青(馮允莊)的故居宁波冯家大院请命,希望能够保留作家的故居,协助徐芳敏教授(苏青 的外甥女)、高麗娟等,通过宁波日报、共识网等媒体呼吁两会关注老房子的保护,2010年3月底宁波市政府决定:不拆除苏青故居。一个老作家的老房子得到 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