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暗含对轻浮男人的批评,这点倒是很有正面意义,但这个电影尽管很唯美,但却缺乏哲学深度,使那个女学生的情感逻辑不太容易为大多数人理解。
陌生感和亲密感本应该是故事的主题和主线,但诠释的不好,差强人意。
这样的爱情尽管不会再有,但却很令人怀念,因为这种感情与今日的拜金爱情相比要纯净的多。
看过这个电影,感觉不如俞飞鸿的《爱有来生》那样感人。
所有跟帖:
•
谢谢介绍,为人父说好就一定差不到哪去,一定找来看看。
-凛子-
♀
(0 bytes)
()
07/27/2010 postreply
00:01:17
•
为人父分析的好。我没有想到是因为作者没有很好的诠释亲密
-凛子-
♀
(90 bytes)
()
07/27/2010 postreply
0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