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钱

春天多梦,我梦见父亲了。父亲是1987年走的,七年后母亲也去世,扳指算算,都十几二十多年了。其实我梦见父亲的次数很少,倒是母亲常常在梦中和我相会。究其原因,从我们小时候起,父亲就总是早出晚归地忙于工作,和我们相处的时间要比母亲少得多。

解放后公私合营,企业兼并调整,我父亲被调到南京东路河南路口的一家服装店当营业员,早八点开门,晚六点打烊,每天站立服务十个小时,还不包括路上的时间。那时是单休日,每周要工作六天。

那时大多数家庭都过得紧巴巴的,大家不求天天衣着鲜亮经常有鱼有肉,只求能吃饱穿暖平平安安。每月的工资决不会多发,但每月的开销往往会有意外,比如谁谁生病啦、给乡下一些接济啦、亲朋间必要的礼尚往来啦、孩子半年一次的学杂费啦……我母亲当家,经常见她捉襟见肘,好不为难。

那时再有本事的人,也都是领工资过活。什么担任兼职或技术顾问,搞点小买卖或做做生意,统统被视为搞资本主义,那是要被批被斗的,看哪个敢不老实!开源不成只能节流,也就是过去说的“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用”。一分钱只能换来一分钱价值的东西,要实现二分钱的价值,只有靠省吃俭用来体现。从我家到南京东路河南路口,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走着去得一个小时,但到重庆南路淮海路口搭电车,就快多了,车费只要三分钱。

分币直到现在还在流通,扔在街上,连叫花子都不会去捡的了。但分币在当时我父母眼里被放得很大。钱不够用,我父亲决定每天走着去上班,这一走,就坚持了好几年哪。当时他已经是60左右的人了,每天走到商店后还得站立十个小时,真的非常不容易。也幸亏他身体好,吃得下这份累,但每天到家后倒底是精疲力尽的了。父亲为省三分钱而走着去上班的故事,以后就一直挂在母亲的嘴上念叨着。

我父母他们上一辈人生不逢时,经历过战乱,经历过一次次政治运动,还有史无前例的文革,及至尘埃落定,国家渐渐往经济建设发展了,他们已垂垂老矣。和他们这一辈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无论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住的都有了巨大的改善,我们应该格外珍惜,知足常乐地好好生活。

2010.04.12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三分钱
  • 买刀实名制
  • 朝鲜—中国曾经的影子
  • 新上海人
  • 露阴癖
  • 所有跟帖: 

    感人至深的好文章,父母那一代可真不容易。 -绿丝绦- 给 绿丝绦 发送悄悄话 绿丝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0 postreply 15:34:26

    老一辈的美德。谢谢分享。 -无智若愚1- 给 无智若愚1 发送悄悄话 无智若愚1 的博客首页 (308 bytes) () 05/08/2010 postreply 16:53:23

    感人至深的心里话,我们都有着相似的辛劳一生的父母亲。 -10pm- 给 10pm 发送悄悄话 10pm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0 postreply 20:17:46

    那个时代,幸亏过去了,千万别回来。 -加州花坊- 给 加州花坊 发送悄悄话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0 postreply 22:32: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