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乡的日子里,看见恩+典
刚去美国的时候,经济很紧张,各种开销都要能省则省。那段日子虽然艰苦,却成了我最深刻的生命经历——因为在那样的缺乏中,我反而更清楚地看见了S的供应与恩+典。
住宿:从纸壳上的床开始
刚到旧金山时,我们住在唐人街。那里有很多华人,街上的老人们见到我们年轻的面孔,总是笑着打招呼,还送来碗碟和厨具。那种陌生中的温暖,让我很感动。
我们租的是一个极其简陋的小房间,整栋楼有5层,每层楼十几个房间,共用厨房和卫生间。屋里空空的,连床都没有。
床、桌子、椅子、柜子,全都要自己一点点添置。听说有免费的二手床垫,但我们没有车,也不懂怎么搬。最后,只能把纸壳铺在地上,再盖上床单,就这样睡了三个月。
每逢下雨,窗户会进水,地板湿了一大片。那时候,真的很不容易。
可是回头看,我知道——那样的日子虽然辛苦,却让我学会了谦卑,也学会了感恩。因为S没有让我们缺乏生活所需,每一天都仍然有力量去面对。
兼职:一步步学会坚强
为了生活,我做过各种兼职。
教美国本地学生,各种科目都尝试过,数学、物理、化学、中文、统计;也打扫卫生、安装柜子、整理房间、修剪草坪、在餐馆打工。
有时出丑的事不少。教统计的时候,当学生问起细节,比如某个参数是什么意义,由于是多年前学的,都不记得了,我赶紧说sorry。打扫卫生时,我分不清该喷哪种清洁剂;安装柜子时,看着全英文说明书一头雾水;餐馆里手忙脚乱、常常出错。
但感谢Z,这些经历让我不再害怕陌生,也让我学会依靠。我常常在心里祷gao告:“Z啊,请给我智慧、给我力量。”
每一次当我冷静下来、一步步把工作做完,我都能体会到——不是我能,而是Z在帮我。
我在美国有三次生孩子的经历,分别在加州和圣路易斯。
虽然生活拮据,但孕期和分娩的过程却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被尊重、被照顾。
第一次孕期:S派来的家庭护士
第一次怀孕的时候,有一位华人家庭护士阿姨,非常温柔帮助我。远在异乡,有这样一位年长的姐姐般的人陪伴,真是S的恩典。
她每两周来看我一次,一开始还上门到家里。她教我孕期的注意事项,安慰我不要担心养育孩子的问题,提醒我信靠S的计划。
她还教我生产时怎么呼吸、怎么用力,甚至在我生完孩子后,还会来家里看望我和宝宝。
那一份陪伴、那一份关怀,让我深深体会到——“S亲自安慰我,也借着人的手安慰我。”
产检:被爱包围的平安
每次产检,我都是坐公交去的。很多人看到孕妇总会主动关心、让座。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总是带着笑容,一开口就是喜乐的语气。
护士会确认我的名字和生日,还会说:“Happy Birthday!”
她们常常夸我和肚子里的宝宝:“Wow! Nice! Excellent!”
那种真诚、夸张又温暖的赞美,让我感到:我被尊重,也被爱着。
那时我常常心里对Z说:
“Z啊,谢谢你。虽然我远离家乡,却一点都不孤单。”
到了孕晚期,医院还安排我参观产房,让我提前熟悉环境。那种体贴的安排,让我非常安心——就像S在告诉我:“我已经为你预备好了。”
生孩子:在医院里体会到尊重与温柔
每位产妇都有独立的病房,宽敞明亮,配有沙发和橱柜。丈夫可以全程陪伴,一起享用医院提供的餐食。
护士和医生会不断来查看,关心伤口疼不疼,教我怎么喂奶、拍嗝、观察宝宝是否吃饱,还会帮宝宝洗澡、做检查。
甚至有人专门教我回家后的避孕知识。
医院的餐食和护理都是免费的——那几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被温柔以待”。很多朋友都说:“住在医院太舒服了,都舍不得走。”
那种细致的关怀,让我想到——
S也是这样,用祂的爱环绕我们,使人心得安.息。
尾声:恩+典的痕迹
回首那段岁月,我经历了艰难,也看见了恩+典。
从纸壳做的床,到陌生人的关怀;
从语言不通的工作,到温柔护士的陪伴;
从一次次无助的祷gao告,到生命中的成长——
一切都在S的手中被编织成祝福。
或许生活依旧不完美,但我知道,Z从未离开我。
祂用不同的方式提醒我:
“我知道你的需要,我一直在你身边。”
“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林后》12:9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