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君子坦荡荡

来源: 加州花坊 2022-08-23 07:23: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479 bytes)

胸怀

汉嘉女1 2022-08-23 05:08 发表于四川
君子坦荡荡

© 徐敏|文

 

胡适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留学期间,经费用尽,生活难以为继。走投无路之际,他写信求助于北大的胡适:能否由尊兄作保,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不久,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汇款。胡适说:“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归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

 

哈佛毕业后,林语堂又赴莱比锡大学读博。他电报胡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

 

等到学成回国,林语堂如约到北大任教,他找到校长蒋梦麟,对学校的支持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蒋校长感到意外,回答说:“哪两千块钱这回事呀?”林语堂这才知道,学校根本没出过这笔资助,那都是胡适个人的钱垫付的。

 

这件事,胡适从没有向外人说起过。其实,胡适资助过的人中,除了林语堂,还有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季羡林、千家驹等一众学子。

 

胡适资助学子,也资助贩夫走卒。胡适交友,不论贫富,不分贵贱。

 

赴台后,卖烧饼的袁瓞来胡适家闲聊。胡适说:“我喜欢游泳,可鼻孔长了小瘤,呼吸不便。”袁瓞说:“好巧,我鼻孔也长了一瘤,恐是鼻癌。”

 

胡适立即提笔写了封信,让袁瓞交给台大医院院长。信中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费用由我负担。”

 

当年之民国,很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最喜仗义疏财。

 

无独有偶,这样的善举乐山也有。朱加云是乐山一中(原省乐中)的退休工人,2006年,他告诉过陈嘉永校长一件往事。

 

朱加云的父亲朱怀田,曾在1946年给省乐中校长李至刚拉过私包车(两轮,俗称黄包车),并帮李校长家种点蔬菜地。1949年朱怀田的妻子陈素清患病,医治无效,病逝后买不起棺材。朱怀田向李校长借钱,李校长说:“不用借,我买来送给你。”

 

朱加云说:“当时我父亲非常感动,立即给他跪下,以表谢意。他说不用跪,好好劳动,教育好孩子。那年我才8岁,至今我已65岁了,我深感李校长是个善良的人。”

 

像胡适和李至刚这类人,他们帮助人是不求回报的。有一年,大学者陈之藩寄支票感谢胡适,他留学美国时受过胡适400美元的资助。胡适回信说:“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陈之藩后来说:“我每读这封信时,并不落泪,而是想自己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有这样感觉的人不止陈之蕃。周汝昌在燕京大学读书时,一个偶然的机缘,在燕大图书馆发现了敦敏的《懋斋诗钞》,由此考证出了曹雪芹的生卒年月,并写成文章,发表在赵万里主编的《图书》版副刊上。

 

胡适看到周汝昌的文章后,通过赵万里邀请周汝昌到家中交谈。告别时,胡适送了周汝昌一本《胡适论学近著》。

 

周汝昌在考证出曹雪芹的生卒年月后,决意对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作进一步的研究,于是他冒昧地向胡适先生提出,想借阅他珍藏的《红楼梦》甲戌本。应该说这样的请求非常唐突,不想没过多久,小说家孙楷第到燕大四楼找到周汝昌,递给他一包书,报纸包着,上面用朱笔写着周汝昌的姓名与住址。打开看时,竟然是甲戌本的《红楼梦》!

 

要知道,这可是孤本的《甲戌本红楼梦》啊!就凭一面之交,胡适就能毫不犹豫地借给一个青年学生。这种胸怀,举国之大,非胡适不能。

 

这使周汝昌大为感动。而且,胡适在将孤本秘籍借给周汝昌后,始终未再询问过一个字,或是索还、或是提及。

 

非但如此,胡适此后还将已经难以寻觅的《戚序》大字本《红楼梦》也借给了周汝昌。这可比借钱还难!但胡适毫不犹豫就借了。

 

如果胡适独持孤本秘籍,不将孤本书借与周汝昌,周汝昌后来能不能成为红学家,可就要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但胡适就有这样博大的胸怀,这胸怀就大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那年,胡适从北平前往南京,在火车上读到一篇文章,是千家驹写的《抵制日货之史的考察和中国工业化问题》。千家驹是北大经济系的学生,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大凡抵制日货的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日货的输入反而会发生报复性的激增。这不能怪中国民众的“五分钟热度”,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的工业不够发达,故而根本之图,还是应该大力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

 

这原因分析到本质上了,胡适对此颇为赞赏。恰好车厢中有一位凌某,胡适便向他打听千家驹的情况,结果又吃了一惊。因为凌某告诉他,千家驹是北大还未毕业的学生。

 

回到北平后,胡适向吴晗打听千家驹的情况,恰好吴晗是千家驹的莫逆之交,吴晗便领着千家驹上门拜访胡适。叙谈中,千家驹说自己大学即将毕业,但工作还没着落,胡适当即自告奋勇,将千家驹推荐给了北平社会调查所所长陶孟和。

 

陶孟和也很认可千家驹的才华,但他了解到千家驹思想左倾,并且还是北大学生会的头头,就犹豫起来。为打消陶孟和的顾虑,胡适劝陶孟和说:捣乱与做研究工作是两码事,会捣乱的人不一定做不好研究工作,况且一个研究机关,你怕他捣什么乱呢?

 

最终,千家驹顺利地进入了社会调查所。两年后,胡适又推荐千家驹兼任北大经济学系的讲师,系主任赵乃抟(tuán)也嫌千家驹思想左倾,不想接受他。胡适又像劝说陶孟和那样劝说赵乃抟,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层面说服了赵乃抟。

 

胡适与千家驹,两人在政见上完全南辕北辙,即便如此,胡适仍多次帮助千家驹,千家驹与杨梨音结婚,胡适还去做了证婚人。

 

这就是胸怀,一种超越了政见的胸怀,能有这种胸怀的人,堪称圣人。

 

参考资料:
林建刚《胡适帮助过的十个学者——纪念胡适逝世56周年》
《世间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

图片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