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喜欢啥
国庆长假开始,据说有几亿人“游山玩水”,创造了历史奇迹。为何许多中国人都喜欢“旅游”, 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吃饱了没事干”,二是祖国的河山太美了。同一时间,有几位游客,垂头丧气,坐在美国国家公园门口。看来,这世界还真有点变了。“人山人海”,说明中国人首先喜欢“吃饱了”, 然后“没事干”,到处看看热闹。“游山玩水”,以前只是“有钱”“有闲”人的专利,现在终于“飞到寻常百姓”家。
值此旅游热季,有一绝妙的黄山“导游词”,不得不读。那就是[宋]汪莘的“沁园春·忆黄山”。
“我的中国心”一歌中,有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并列。当年初听时,总觉得黄山“小”了一点。其实不然,黄山原名黟(yi)山,后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为“黄山”。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留给黄山的“仙气”,足可以选黄山为祖国山河的代表。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现在已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国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
“沁园春·忆黄山”,作者汪莘,字叔耕,号柳塘,安徽休宁人。少年时在黄山读书,中年后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汪莘与朱熹同时,讨论过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弊。 词人多年屏居黄山,耽于山水情怀。
“沁园春·忆黄山”,用典不多,通俗易懂: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
谁如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这首词是很好的“导游词”,作者描绘了一座神界仙山。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壮丽风光。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这首词写山水之景是实,神话传说是虚。全词触景生情,以景写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妙境。“沁园春·忆黄山”确为黄山词难得的神品。
黄山有天都、莲花等三十六大峰,玉屏、始信等三十二小峰。层峦叠嶂,屏张锦绣,争奇斗艳,千姿百态。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黄山之美始于松”。“长锁清秋”。清字,不仅说气候清凉,也是说景色清幽。而“锁”字是神来之笔,点出清秋常在,独存山中之意。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写孤峰云烟、悬崖瀑布。黄山“五绝”中,云海是最具灵气的景致,云雾的起伏跌荡,展现了黄山的奇、秀、险、逸。云海的无穷变化,黄山成了人间仙境。黄山云海分成五大云区,即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天海,“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不同的景区云与山体完美的结合,形成一幅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云海大观。"黄山自古云成海",是刘伯承元帅在游黄山后留下的诗句。而悬崖之上峭壁之前的瀑布,飞流直下,素练遥挂,喷珠溅雪,争泻深潭。那峰壑间悬挂而下的千条白练,令人魂魄摇荡,心驰神往。黄山温泉,可饮可浴。 人字瀑一源两流,沿山体的左右两侧,飞泻而下,泉水喷涌飞溅,流入谷底山涧,声势宏大。以泉水为墨,将偌大一个“人”字写在了黄山。百丈瀑可以说是黄山最雄壮的瀑泉了。它位于青潭、 紫石两峰间,瀑高近百米。
词人接着写仙桃与仙草,点出黄山异景。“洞里桃花,仙家芝草”。 相传黄山炼丹峰的炼丹洞里,有二桃,毛白异色,为仙家之物,“洞里桃花”,指此传说。“仙家芝草”,指灵芝草,服之可以成仙。相传黄山轩辕峰为黄帝采芝处,今峰下有采芝源。“雪后春正取次游”,冬天的黄山,是一个多雪的世界。千峰万壑接受了冰雪的洗礼,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雪过天晴之后进山, 经过白龙潭时,忽然想起曾见过的奇景。于是写了“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所说“龙潭”,即白龙潭,在桃花溪上游、白云溪白龙桥下。白云溪汇众壑之水,泻入白龙潭。大雨倾盆之时,潭中之水有如虎啸龙吟,其势汹涌澎湃,如海潮翻滚 。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相传浮丘公曾来黄山炼丹峰炼丹,得仙丹八粒,黄帝服其七粒,与浮丘公一起飞升而去。至今,炼丹峰上,浮丘公所用的鼎炉、灶穴、药杵、药臼依稀可辨。峰下炼丹源、洗药溪,灵山仙迹,神奇动人。
词人揉合望仙、天都两峰传说,写了“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天都,即黄山主峰之一的天都峰。高度略低于莲花峰和光明顶,拔地耸天,雄冠群山。因尊称之为天帝神都,故名曰“天都”。相传黄帝、浮丘从黄山望仙峰飞升时,彩云中有弦歌之声,“遥闻凤管”。“凤管”,即凤箫。黄帝在仙乐接引下驾云而去,后来就有了望仙峰的名称,而峰下之溪则因此得名为弦歌溪。
“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翠微峰位于黄山后海,为三十六大峰之一。山上古树参天,修竹遍地,郁郁葱葱,苍翠可爱,故名翠微。山下有翠微寺,为唐代麻衣禅师道场。蜃楼,指“海市蜃楼”。当翠微霜天拂晓,词人翘首仰盼,渴望幸得一见山中蜃楼奇景。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浮丘公提炼丹砂的石穴之色,虽依然长红,可是丹炉火尽,早已冷却了。又怎能得到仙方灵丹,赶早修炼成仙呢?“谁知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究竟有谁知道这些服丹成仙的事呢?只有去问源头的白鹿和水畔的青牛了。相传浮丘公曾在黄山石人峰下驾鹤驯鹿,留下了驾鹤洞、白鹿源的遗迹。
啊,美丽的黄山,一年四季,都应该去看看,“中国人到底喜欢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