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敬父母,夫人保姆难分辨。
如今盛世享太平,相携相伴度晚年。
临窗共话当年事,无限感慨在眼前!
陪着老伴度晚年
退休了,干什么?打工挣钱,还是在家赋闲?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要实现多年的夙愿——陪着老伴度晚年。
老伴是我中学时代的老同学,当时,我是校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因工作关系相识,后经人介绍相爱,1963年,在三间夜里可以看到星星月亮的破草房中结婚。结婚四十多年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她为这个家付出得太多,我从心灵深处感到愧疚,没退休以前,我就暗暗下定决心,退休后要好好还还我的感情债。
我们结婚的前十年,天各一方,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她在我的老家伏牛山区的穷山沟里教小学,我孑然一身,在河南大学教书,每年多则见两次面,少则见一次面,每次也不过十天半月。那时老伴除了繁忙的教学工作以外,还得照顾我年迈的父母,后来又得照顾两个孩子。父亲病了三年,她东挪西借,到处求医买药给父亲看病。父亲病重的时候,无意中说了一句话:“我一辈子没有住过瓦房。”言者无意,听者留心,老伴听了以后心里很难受,没有对任何人讲,心想:“我一定要老人生前住上瓦房!”之后,她就张罗着借钱盖房,刚刚动工,天不作美,连绵的秋雨一连下了四十五天,把老伴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她住在磨坊里,借别人一个破收音机,天天听天气预报。天晴以后,个性刚强的老伴硬是领着一班人把三间土瓦房盖起来了。房子盖成以后,她才给我写了一封信,当时她已经累病住院了。我接到信立即请假回家。当我赶到县医院的时候,老伴躺在病床上,正输液,已经骨瘦如柴。我拉着她的手,泪流满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父亲在新房内住了二十三天就与世长辞了。父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你和孩子们都要善待她,她是咱王家的功臣呀!”我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父亲去世以后,家里的千斤重担就落在了老伴一人身上,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事事都得她操心。累累外债压得她愁眉不展。最使她为难的是每年的麦假和秋假,她除了收自家的庄稼以外,还得到外队劳动。当时的领导为了使教师“革命化”,规定一律不准在本大队劳动。所以,这两个假期一来,她只好带着孩子,背着行李,翻山越岭,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以外去劳动,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每提到这一段生活,老伴就老泪横流,她曾对我说,如果再调动工作,她宁肯到西藏去也不回老家,因为那里给她留下了太多的辛酸和眼泪。
1973年,在领导的帮助下,她调到了河南大学附属小学,一家人总算团圆了。当时的生活非常拮据,一家六口人,靠我们两个八十来块钱工资过日子,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买高价粮,捉襟见肘,简直没有欢乐可言。我和老伴,除了工作和安排生活,几乎没有心思谈其他事情。我们没有一起散过步,没有一起看过一场电影。1978年以后,发表作品有微薄的稿费了,我靠写书写文章挣稿费,才把家里盖房和父亲看病所欠的外债慢慢还清。
1983年,我懵里懵懂地成了双肩挑干部,先是在河南大学任教务处长、校长助理,接着到河南师范大学任副校长、校长,一干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忙坏了我,累坏了老伴。我除了做管理工作,还要上课、搞科研,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老伴就更忙了,她说:“我除了是小学教师,还是家里的炊事员、卫生员、电话员、通讯员、秘书、带工资的老保姆。”整天累得疲惫不堪,一下变得苍老了许多。一次,我的一个学生从郑州到新乡找我办事,一到办公室就说:“我先到家,您和师母都不在,只有你们家的老保姆一个人在。”我听了他的话,心里一酸,有说不出的滋味,为了不使他难堪,没再接他的话茬。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我们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一家人包饺子表示庆贺。吃饭的时候,孩子们给我布置了一项严肃的任务:“今后要好好陪陪我妈!”我点点头说:“早有准备。”
退休五年来,赋闲不闲,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充实,很愉快,陪老伴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们一起搞家务。她买菜,我运输;她做饭,我刷锅、刷碗;她擦桌子,擦门窗,我扫地、拖地;包饺子的时候,她擀皮我包,或者我擀皮她包。
我们一起学习。我们读书、看报,发现有意义的内容,她念给我听,或者我念给她听。我们学电脑,我写文章,她写家史,我们共同上网,看新闻,看保健知识,听音乐,听戏曲。我们练书法,她习正楷,我练草书。
我们一起锻炼身体。一起散步,一起打网球,一起打乒乓球,一起做医疗保健操。最近,老伴学了太极拳、太极剑,扬言又要收我当徒弟了。
我们一起旅游。在敦煌看壁画,在嘉峪关骑骆驼,在石林漫步,在苍山洱海赏雪赏月,在西双版纳坐在象鼻子上照相,在五指山上品茶,在万泉河边濯足,在天涯海角看鱼来船往,在香港女人一条街购物,在澳门大三巴留影,在缅甸看卧佛,在泰国看人妖表演,在马来西亚登金顶看赌场,在新加坡看狮头鱼尾雕像………我们在蓝天翱翔,我们在大海上劈波斩浪,我们在小溪边窃窃私语,我们在花丛中徜徉。我们尽情享受夕阳的幸福,弥补往日的遗憾。此时,只有此时,看着老伴两鬓染霜的笑脸,我愧疚的心情才稍稍得到补偿。
好心的同事朋友,常劝我外出兼职赚钱,他们说我这样呆在家里,太浪费了,有的甚至三番五次给我找单位,叫我去当什么校长、顾问,我都一一谢绝了。
我们都是年近古稀的人了,岁月蹉跎,时不我待,我离不开相濡以沫的老伴,离不开温暖幸福的家,金钱难买夕阳情,我愿陪着老伴到永远!
博客得到网友赋诗热评,都在赞扬这种重晚请的精神,高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