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个朋友闲着没事儿,都看了看他的讲演和你的分析,并讨论了一下下,呵呵,声明:一下讨论对事儿不对人,如果冒犯你了,道个谦先 ^!^
他的看法:
她能够认识到唐骏讲演里教人执著一面是不错的,但是那一段之后的思考是一段典型的"学生思维"唐介绍他的经验例子时肯定只会,也只能引用相关的信息,无关信息只会少说,这是所有的人的说法,"学生思维"指的就是别人说A,学生偏要问B,刻意聪明,比如她问唐是怎么获得北广招生信息的,唐没说,而她去猜测,然后建立在猜测上的提问。
从逻辑上看,当事人谈从A到B的经验,而从A到B的路径之外的路径,是无穷的。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当事人谈,你就学从A到B的经验。 至于A到C,C到D,等等,当事人不谈,绝对不意味着当事人不懂,或者有错误,没谈的事情有千万种可能,为什么当事人就是你猜的那种糟糕的情况,而不是更好的情况呢?听人说话的时候,要紧扣说话人说的内容, 听懂说话人提供信息能推理出的情况,而千万不要去从"说话人"没提供的信息中,去推理出任何推论,主观臆断讲的其实就是这种思维模式。
我的看法:嗯,同意, 他没说怎么去的北广,怎么得的消息,不一定就是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讲演中的一些说辞或者方式, 是为了达到某些效果, 他说是为了"献身广播事业" ,很有些调侃的味道,事情当时不一定就是这样,其讲演中我见到的就是那种执著的精神,这是我要学习的。
名人效应, 确实存在,名人的屁大点儿事儿都可以娱乐大众,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些事儿挺好笑的,放在你身上也挺好笑,也值得鼓掌,不是因为他是唐骏。3封信找到老婆,并风雨同舟20多年,这也体现着他的自信,和夫妻间的执著和信任,值得鼓掌吧?那些调侃听了会心一笑也就行了,具体做事每个人有自己的原则。盖茨改行程的事儿中,我看到的是唐的机智,那个八卦故事,我看到的是他的长远的眼光和当机立断的决心,他总是可以在最恰当的时候加入和离开,形势看得很清晰。
你的分析是建立在假设的条件下,从消极的角度看问题,假设的条件成不成立,无人知晓,但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肯定是、片面的
如果看问题积极一些,阳光一些,生活也会快乐一些,轻松一些
不太同意你的分析
所有跟帖:
•
有道理,不过文章也不是我写的,呵
-rainygan-
♀
(0 bytes)
()
08/04/2008 postreply
18:14:58
•
欢迎讨论啦,什么冒犯呵,我也是一介平民,哈哈
-rainygan-
♀
(0 bytes)
()
08/04/2008 postreply
18:24:01
•
我还怕得罪了电池mm呢,毕竟从你的帖子里学到了很多电池知识啊
-泼点冷水吧-
♂
(0 bytes)
()
08/04/2008 postreply
18:27:43
•
呵呵,那就好,总算没白发..哈哈
-rainygan-
♀
(0 bytes)
()
08/04/2008 postreply
23: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