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者的噩梦!光盘期限几何?[转帖]
导语:“那些专门收藏经典电影DVD版本,或者书架上摆满CD唱片的人们早晚要哭的”,美国福尔斯质量检测机构的托马斯·弗莱尔说道
自从70年代初期光盘存储技术作为磁带机的替代品研制成功,短短20年间,以CD和DVD为标准的盘片已经替代了卡带和录像带成为了音乐和电影的新载体。光盘存储技术在80年代步入商业使用时曾经一再夸耀自己的优点,数字技术与长效的保存时间成为了光盘存储技术迅速走红的原因。“在普通消费者记忆中光盘介质的CD和DVD是可以作为一劳永逸的收藏品的。但是经过20余年时间的检验,一劳永逸的收藏品成为了泡影”,托马斯·弗莱尔说道。
日本在1970年举行大坂万国博览会时,曾经在大坂城公园的角落埋藏了两个“时空胶囊”,其中放置了当时采集的两千多种物品,不仅仅有植物种子和布匹材料,甚至放入了松下牌的电视机和铁锅。当年的负责人之一发酵研究所的贺京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这个‘时空胶囊’计划就是希望看看这些物品在100年的埋藏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谜底揭晓的时候可能我已经去世了,但是后人却会看到到底什么是能够保留下来的”。组织者每隔10年察看一次埋藏品的状况,并再放入当时代新出现的物品进“时空胶囊”,在1980年的时候一张音乐CD被放入其中。20年后,当挖掘者拿出CD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CD已经不行了。
曾经参与70年代早期光盘存储技术设计的弗尔斯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当初设计光盘的时候计划其能有150年的极限寿命,谁想到目前看也就30年”。托马斯·弗莱尔对此并不吃惊,他解释说:“我所从事的质量检测职业告诉我,不可能有东西是一劳永逸的,第一张音乐CD在1982年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寿命”。80年代CD唱片和90年代的DVD电影被视为长期保留的收藏品,与纸质的书籍肩并肩的摆上了书架,本以为可以作为终身的收藏留在家中。实际上威胁光盘寿命的问题主要来自于CD表面覆盖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树脂。《日经科学》曾经以封面文章的形势提醒世人注意光盘存储时代的保存期问题,文章中明确指出,本以为耐腐蚀的聚碳酸酯树脂辜负了人们的期望,尽管用肉眼看不出其上的变化,但是其表面细小的腐蚀都会引发数据信息的丢失。
而德国《新音乐的耳朵》年刊则将矛头指向唱片公司,在他们看来当初唱片公司盲目追求新存储介质而使用CD技术,就是为了追求新技术所带来的商业轰动性,而并没有考虑寿命问题。澳大利亚CD收藏者奥格斯丁悲观的说:“如果再过50年,当原来的磁带存储资料都不能使用了,而CD也都过期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所有存储的信息都难逃丢失的厄运。”按照奥格斯丁的思路想下去,国内大量收藏都来自盗版CD和DVD,质量上肯定不如正版耐久,可想而知,我们都用不了等50年,30年就可能丢失一半数据了。
比CD音乐和DVD电影收藏更为危险的是近几年流行的光盘备份行业,中科院的张逊辉告诉记者:“电子图书馆就是光盘备份技术最危险的使用者,那些杂志报纸等文字媒体也必将深受其苦,因为使用存储数据的CD-R比CD和DVD更易腐蚀”。但是与CD-R盘片制造商的了解中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数据,绿盘CD-R可保存50年、金盘可保存100年,蓝盘也可以达到70年。不久前荷兰Pc-Active杂志的一项测试似乎印证CD-R盘片制造商在撒谎。Pc-Active的测试横跨了2年时间,测试了30种不同品牌的CD-R盘片,测试结果令人震惊,有很多CD-R光盘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就无法读取了,在测试文章的结尾Pc-Active写道:“一般认为CD-R至少在10年内有效,甚至有厂商号称可以维持一个世纪。可我们测试的结果说明他们都在夸大宣传。”
就在CD音乐和DVD电影的收藏者们抱怨自己的藏品来日无多时,FlexPlay和迪斯尼却“倒行逆施”,研制了名为EZ-D的一次性自毁DVD。这种DVD在开封接触空气之后只能存在48小时,迪斯尼打算将这种技术用在电影租赁市场上,利用化学方法来达到原来DVD编码程序加密的效果。但是环保主义者们无比愤慨的对一次性自毁DVD做出激烈反应,乔尼娜·艾尔恩举着‘无耻的迪斯尼,不要再制造商业垃圾’的标语说道:“愚蠢的商人们又开发了一个没有用的一次性产品,难道百亿张CD和DVD今后的失效,还不够垃圾站回收的吗”。
收藏者的噩梦!光盘期限几何?
所有跟帖:
• 回复:收藏者的噩梦!光盘期限几何? -公民甲- ♀ (171 bytes) () 04/29/2006 postreply 19: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