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87块买入了CoreWeave,现在希望它能突破100。为什么我看好它?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CoreWeave在GPU云服务领域的定位非常独特。它是第一家大规模部署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芯片的云厂商,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数十倍。换句话说,CoreWeave几乎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最强的算力资源。
其次,和英伟达的关系极为紧密。英伟达本身持有CoreWeave的多数股权,这意味着它在GPU供应、价格和资源分配上具备优势。在当前AI大模型需求爆发的背景下,这种资源优先级极具价值。
第三,业绩增长惊人。2022年收入只有1600万美元,2024年已经飙升到近19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 alone就达到9.8亿美元。甚至还拿下了和OpenAI传闻价值120亿美元的长期合约。这样爆炸式的成长在云计算行业非常罕见。
整体来看,我的逻辑是:如果甲骨文这种传统厂商能在AI热潮中找到增长空间,那么CoreWeave这种专注AI云、手握最新GPU资源的公司,未来表现应该会更强。
所以,突破100并不是没有可能,关键还是要关注未来几个季度的营收增速和客户结构的变化。
虽然CoreWeave的收入增长极为迅猛,但它目前仍处于持续亏损阶段。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公司营收接近19亿美元,但全年净亏损却超过15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到9.8亿美元,亏损依然在3亿多美元。
造成亏损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硬件投入巨大
CoreWeave的业务高度依赖英伟达GPU,而这些高端GPU价格极高。为了保持算力优势,公司不断追加投资,包括收购数据中心、扩容服务器集群。这些前期资本开支导致成本高企。
客户集中风险
微软和OpenAI贡献了超过七成的营收。为了维系这些大客户,公司在价格和服务上投入极大资源,毛利率受到压缩。一旦主要客户议价或调整需求,盈利能力会受到更大挑战。
扩张过快带来的运营开支
CoreWeave正在快速扩展数据中心和人员规模,还计划收购Core Scientific来降低未来租赁成本。这种激进扩张在短期内难以盈利,反而扩大了亏损。
行业竞争压力
除了传统云巨头(AWS、Azure、Google Cloud),英伟达自己也在加大DGX Cloud的投入。为了保持市场份额,CoreWeave不得不持续砸钱提升算力和服务。
换句话说,CoreWeave目前属于“高增长+高亏损”的典型AI云企业模式。投资者看重的是未来市场地位和长期盈利潜力,而不是当下的账面利润。
因此,即便股价走势乐观,仍需警惕:若未来盈利转正进展不及预期,市场可能会快速调整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