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根据“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 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至今233年。
较新的“纳斯达克” 1971年至今,也有52年了。
投资理论从第一天就有,下面是一些典型的。
1,长期持有。30多年前刚到美国,听到的股市就是老爷爷,老奶奶年轻时买了股票,或者是忘掉了,或者是故意而为,就是长期持有,然后财富暴涨。有样学样,也买了一些“绩优股”比如Intel, 迪斯尼,福特,今天看到这儿一位朋友讲要第一时间止损,也就是不能永远长持,我认为这是对的。
2,多样化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基金发明以前,投资者花费大量精力达到分散投资,找到绩优股很难。现在有了基金,有了EFT,有了指数大盘板块股,几乎没有人会把鸡蛋放在一个容器内,一些人喋喋不休鼓吹自己“重仓”,实际还是有指数股投资,一个指数股,SPY有500家公司,QQQ有100家,都是绩优股,还包括其他国家的公司。
3,投资盈利和风险。所有的投资专家都谆谆教导我们,过去的表现不代表将来,要看巴拉巴拉。问题是你一个公司,5年,10年,20年都搞不过SPY之类的指数股,你要人们相信某个公司股票会咸鱼翻身,一举打败别人?另外凭什么要相信你推荐的股票,它们难道不是根据过去的表现而推荐的?谁能知道它的明天?讨论收益和风险,就是看过去的表现!
4,存在就是真理。比如目前有大批基金公司,利用一些“绝顶聪明”的人士,不停的交易,不停地改变投资方向和目标物,除了增加投资成本,大部分的收益和SPY或QQQ比,惨败。有赢的吗?当然有!多吗?No. 大批基金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5,退休人士的投资,债券要占多一点的比例。我是已经退休的,看了不少文章,都讲要占50%或更多。只有本坛的投资明星“硅谷居士”提出债券占10%足矣。具体计算我就不鹦鹉学舌了,大家可以去他的博客看。
6,QQQ和SPY。毫无疑问,QQQ比SPY 波动要大,因为前者只追踪100家公司,后者追踪500家,同理罗素1000 波动更小。以今年4月为例,股票大跌时,相比QQQ和罗素1000,都跌,只是QQQ跌得最多,但也没有全军消亡。然后大家都看到,接下来到昨天,谁的YTD较好?重仓QQQ的风险在今年4月损失大一点,如果50%QQQ和SPY组合投资,今年4月损失会好一点点,但接下来的日子,QQQ重仓会收益高一点。当然,放5-10%的债券,可以防止万一今年4月必须用钱,要卖掉手中股票的窘境。
上面只是我的一点疑问,请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