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g, vera, 耐心读一读我这篇文章?;)

《我们在寻找和失去中颠沛流离》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不记得什么内容了,但记住了文章的标题—— “我们在寻找和失去中颠沛流离”。我喜欢这个标题,喜欢“寻找”、“失去”和“颠沛流离”这几个词。

九月初的劳动节长周末,上季度的工作计划也算圆满完成,我想做两天懒人,随心随性地晚睡晚起。夜深人静时在初秋的淡月下临窗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实在是难得的一份享受。

惠特曼的《Specimen Days》一直在我的书单上。许多人或许都知道他诗情四射的《Leaves of Grass》,但并不知晓他的这本书。《Specimen Days》是惠特曼从战争中归来,半身不遂,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那些年写作的,他的文字在纸页上勾画出了一幅又一幅深浅不一的素描,自然简洁,芬芳安然。

我因为这样的句子动情 :“With the sentiment of the stars and moon such nights I get all the free margins and indefiniteness of music or poetry, fused in geometry’s utmost exactness - 在这样的夜晚,在星星和月亮的温情之中,我感受到了音乐还有诗歌的自由无边,在精准得不能再精准的几何图形下,我融化其中。”

我被这样的句子折服 :“After you have exhausted what there is in business, politics, conviviality, love, and so on — have found that none of these finally satisfy, or permanently wear — what remains? Nature remains - 在你厌倦了所有的一切,商业,政治,交际,爱情,还有这些那些的红尘琐事之后,当你发现这些最终都不能令你得到满足,不能永久地包容你的灵魂,还有什么你可以托付的?大自然啊,它依然为你而存在。”

劳动节那天,天色忽阴忽晴,秋雨时大时小,室外的气温倒是不象夏日那般闷热不堪了。从拳击房出来,我们几个朋友相约去附近的野生公园。其实,我不得不有些沮丧地承认我的灵魂与大自然并不接近。这么些年来,我更着迷的是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咖啡馆,泰晤士河畔的哥特式建筑,时代广场上动感的节奏,黄浦江边故乡的人流……而那本前夜读的《Specimen Days》却好似偶然又是必然地在这秋雨天的野生公园里轻轻地碰触着我的灵魂。

阳光下广袤的棉花田摇曳着细细碎碎的银白色,细雨中老旧的木屋木椅藏着人间情话,水和天温柔地环抱着盛开在初秋的荷花, 半是溪水半是沼泽的湿地托起了盛着雨水的杯状莲蓬,老树身上印刻着的是岁月流年,潺潺水流为林间鸟儿的歌唱伴奏……嗅着空气里生动而朴素的气味,那一刻,我的灵魂,也跟着浅吟低唱了。

曾读过这么一句话“有人永远在路上,有人永远在离开,有人永远想定居,” 我想,上帝造人,人人平等却人人不同,所以这人间才有不同的灵性吧。这个秋日我是如此享受融于大自然的感觉,我想那些如惠特曼一般的灵魂,一定是即使在人烟罕至的孤寂之中,也能安居内心一隅,枯荣自守,一如这里的一草一木。

劳动节过了,匆匆而来的夏天又匆匆离去了。这个夏天,我几乎都是在欧洲公差度过的,儿子从学校回家的那两个星期,我也赶回去,想着能和他“亲热亲热“,哈,自然是我这一头比他那一头的热度高许多。他确实也是忙的,去summer intern之前,只有两个星期,可以捡起游戏打到清晨再睡到下午;可以天天去健身房维护他那六块腹肌;可以和高中的老同学们踢场球吃顿饭….. 好在儿子和老爸老妈的关系似朋友,所以见缝插针坐下时,我们倒也是无话不说的。

其实,“在寻找和失去中颠沛流离”这句话, 那本儿子成长中我陪着他读了一遍又一遍的《小王子》是解读了的 — — 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什么是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出发地。当我们开始寻找,我们就已经失去,而如果我们不开始寻找,便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如此珍贵。

夏夜里一家人蜷在客厅的沙发里聊天时,儿子给我们报告除了学习以外的在校生活,老爸开他玩笑,问他有没有遇到又聪明又漂亮的女孩,他一本正经地说:“won’t be easy, gotta be a project: independent, smart, full of life, real as hell, and yeah, hot too…” 我微笑,看着他,眼眶却是湿了,我的心因着儿子那颗仅仅只有18个年轮的懵懂却又成熟的灵魂在那一刻善感起来。我的圆乎乎胖乎乎的小男孩,如今已高大英俊挺拔,他的床头边放着的不再是《小王子》,不再是《哈利波特》,而是Morgan Freeman的《Soundless Cries Don’t Lead to Healing》,Mark Stevens 的《King Icahn》,还有晦涩难懂的《Socrates: The Best of Socrates》…..。

我的小王子已经开启了他的人生之旅。我想告诉他,妈妈也曾经如他一般懵懂地启程,去寻找、然后失去;再寻找、再失去……颠沛流离…… 人生,本应如此,我们不断地离去,走上一条道路…… 再离去,再走向另一条道路…..就这样,我们行走,我们迷失,我们寻找,我们得到……

最终,我们遍历世界。最终,我们学会感恩:那玫瑰花开着的出发地。

所有跟帖: 

你的这篇文章文字温柔又深刻 -aloevera- 给 aloevera 发送悄悄话 (639 bytes) () 11/11/2025 postreply 22:28:23

晚安,vera,谢谢你;) -晓炎- 给 晓炎 发送悄悄话 晓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1/2025 postreply 22:43:28

晚安,愿好梦! -aloevera- 给 aloever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1/2025 postreply 23:02:38

看了5遍了,文采太好 -bogbog- 给 bogbog 发送悄悄话 bogbo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1/2025 postreply 22:40:05

其实这才是我真正喜欢写的东西,不是FA -晓炎- 给 晓炎 发送悄悄话 晓炎 的博客首页 (167 bytes) () 11/11/2025 postreply 22:44:19

喜欢,还有些享受,读你的随笔 -dancingpig- 给 dancingpi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1/2025 postreply 22:42:40

小猪,我喜欢你的特立独行! -晓炎- 给 晓炎 发送悄悄话 晓炎 的博客首页 (167 bytes) () 11/11/2025 postreply 22:45: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