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的投资理论和心灵鸡汤

大凡奇人都喜欢在成功后总结出几条经验,给普通人看看,这没有什么不好。千千万万的凡人由此得到启发,醒悟人生。股市高手,更喜欢这样,一是自己有话憋不住,二是有人期待。我偏偏有时要给这些想听投资大师“投资诀窍”的人泼一点冷水。

投资是非常随机的,投资理论也是非常随机的,就记住是“此一时彼一时”这个真理。投资大师之所以成功,他们绝不是按照某个理论去做,他们是发明理论,而这种理论往往是不能重复的,不然就大师遍地了。

”知道你自己在买什么是最重要的。”

“在买之前,写下你为何买、它为何成功或为何被低估。”

“真正赚钱的,永远是那些别人还没看到的事实的萌芽

“卖出赢家、死守输家,就像剪掉花朵、浇灌杂草”

这是大师的经典理论,如果不讲是大师讲的,就会把嘴一撇:说易行难,等于不说。

知道自己买的是重要的,已属不易,还要知道最重要的,每个人扪心自问,我知道吗?最重仓的那个是吗?如果是泛指,买股票最重要的是什么?赚钱,是交税?就像问15岁的孩子,你上学什么是最重要的?这种建议,妥妥的是成功人士的忽悠。

知道为何买一个公司股票不难,知道这个公司为何成功,这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还知道为何被低估,更是难上加难。投资大师掌握的数据,要求普罗大众也知道,只能是大师在忽悠大家,或是在嘲笑各位,这些都不知道,还敢买?

买股票能赚钱,要看到别人还没有看到的东西。这典型的是不把自己的“诀窍”讲出来,而用似是而非的东西来掩盖自己的诀窍。就像老师对前来提问的学生这样回答,回去再把书看19 遍,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首先“赚钱”就是一个定义不清的东西,“事实”更是一个谁说谁有理的“事实”,没有标准的东西,大师要求别人去发现,还要是“萌芽”状态,结果可想而知。

卖出赢家,那么谁来定义赢家?特斯拉是赢家?不少人卖出。死守输家,那风险控制呢?死守输家,是赌徒还是榆木脑袋?这种话,只有新手才会奉为经典金句。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不遵循大师的理论,如林奇本人。可惜到最后他也不能免俗,以大师身份指导大家。也不离谱,他就是大师,难道要文学城的的大师来指导?

掌握几条人人知道的原则,明白股市投资没有诀窍,运用自己的知识,不要迷信大师说的,但要相信大师说的,大师不需要割韭菜,一般基金经理需要有人来投资,需要韭菜。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