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吸筹指的是专业投资者在预期市场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建立仓位的操作。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在市场上涨之前积累大量的证券。与短期的交易利润不同,吸筹的动机是为了长期获利。
- 在吸筹阶段,专业投资者或投机者通常会从那些对该股票不再感兴趣的投资者手中购买股票。这些股票可能在市场上处于不活跃状态,或者经历了一个卖出高潮,导致公众因恐慌而抛售。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两个关键时刻:卖出高潮和震仓或弹簧。
- 吸筹的最典型表现出现在大规模的底部区域,通常伴随着卖出高潮的恐慌性抛售。随着市场逐步平稳,股票会经历一次或多次的终端抖动或弹簧,这时的价格会触及前期低点,之后逐渐出现反转。
- 吸筹:专业投资者开始积累仓位。
- 上涨:市场逐渐表现出上升趋势,价格开始突破。
- 派发:价格达到一定水平后,主力开始出货。
- 下跌:随着卖盘压力增大,市场价格开始下行。
- 卖出高潮(SC):这是一个在长期下跌后的恐慌性抛售阶段,成交量剧增,价格迅速下跌。
- 自动反弹(AR):卖出高潮后的强劲反弹,显示出有买盘介入。
- 次级测试(ST):价格回踩卖出高潮区域,测试供应是否真正消失,成交量逐渐下降。
- 股票进入一个交易范围,在这一范围内,价格波动相对较大,随后逐渐收窄,交易量也出现变化。
- 在这个阶段,成交量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随着交易范围的延伸,价格波动逐渐减小,市场的活跃度降低。
- 在交易范围的后期,股票可能会出现一次终端抖动或弹簧。这是为了清理剩余的供应,强迫弱势持有者卖出,并创造错误的市场预期。
- 弹簧和终端抖动的区别在于,弹簧的价格穿透低点的幅度较小,而终端抖动则表现为大幅度的跌破。弹簧一般伴随较低的成交量,而终端抖动则表现为高成交量。
- 一旦TSO完成,股票的价格开始反弹,进入上涨阶段,最终突破交易范围的上限。
- 这时,股票的趋势开始反转,形成Markup阶段,价格持续上涨,直到进入派发阶段。
-
PS(Preliminary Support,初次支撑)
-
从 96 涨到 114,说明有承接资金出现。
-
这是 Wyckoff 底部流程的 PS,机构开始初步吸筹。
-
-
SC(Selling Climax,卖出高潮)
-
随后从 114 暴跌到 78,恐慌性抛售出现。
-
这是典型的 SC,标志着市场的极端出清。
-
-
AR(Automatic Rally,自动反弹)
-
从 78 快速反弹,说明抛压暂告一段落。
-
AR 与 SC 共同定义了底部区间的下边界。
-
-
ST(Secondary Test,二次测试)
-
市场再次下探测试 78 附近供应量。
-
如果卖压明显减少,说明吸筹有效。
-
-
吸筹区间(Accumulation Range)
-
价格在底部区间内横盘整理。
-
点数图能清晰记录这一阶段的横向“能量储备”。
-
-
SOS(Sign of Strength,强势信号)
-
突破拉升到 122,表现出 Wyckoff 中典型的 SOS。
-
-
点数图目标测算(Projection)
-
横向计数给出的目标在 186 美元附近。
-
这是潜在的出货/派发区域。
-
需强调:目标是范围,不是精确价位。
-
-
策略思路
-
在 186 附近逐步离场,留意派发信号。
-
后续要观察是否还有 二次需求上攻,还是直接进入 派发阶段(Distribu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