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arg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1-04-29 08:51:18)


序:满城遍地都是KATE,这位佳人终于完婚了,祝福这对幸福的璧人!俺也喜欢她,因为对俺家LD的胃口(难得啊在当今美女如云的年代)!大喜的日子写这么一篇,这合适么?
我们的办公大楼是一幢逾百年的老屋,在山角下。每层楼的层高(ceiling)有三米。因为没有中央系统,空调是分体式的。里面一套装修好的UNIT自我们搬进去后,空调系统年年都要修理。这里经常有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82岁的朱镕基退休后少在公开场合现身,近日他满头银髮但精神抖擞现身清华为该校百年校庆贺寿。他满头银髮但精神抖擞。。。”终于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中国领导人的形象了,不过还是退休的,好象也没有打油,稀松松的,比较顺眼。他身边那位头发又浓又密又黑又有营养,标准的当代国家干部发型。文中还提到了“朱镕基还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大学扩招,假论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2011-04-25 10:46:56)


偶尔也做红烧肉,每次都是跟着感觉走,味道也五花八门,有时水多点,有时香料多些,有时加点笋干梅干菜,有时微咸,有时微辣,有时还按北方的做法炒糖色。好象从没想固定过。这次按爱厨的方子细细过了一遍,做成了有生以来最好吃的红烧肉,口感跟东坡肉神似,但东坡肉要先炒再隔水小碗密封蒸烂,比这麻烦。“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1-04-22 09:26:56)


这是一道家里超过半数人爱吃的中式菜, 确切地讲是东北菜, 是大家都会做的。此菜鲜香软嫩,甘腴味美,下饭最好。记下来是为了有时不知道做什么菜时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它。
我的心得如下:主料:中国茄子两条,青椒一只,中型土豆两只(家里没大的没了,用了几只baby小土豆)。
配料:一根葱切碎,几片姜,蒜两瓣。油适量。      一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1-04-17 11:47:11)


昨天在西人店卖鱼的地方看到了walleye鱼的fillet,30几块一公斤!!不过,想想最近从MaumeeRiver钓鱼的人那儿得来的资讯:钓鱼高手们钓来的walleye平均每条也要价值上百元(平均10几磅的大鱼,几年累计的均值吧),不劳而获能尝鲜已经不错了。买了一块,晚上烧了自己独食。虽然不是活的,但没什么刺,鱼肉非常细腻,一点儿也没有土腥味,的确是淡水鱼里的精品!
以前在安省吃过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用橄榄油做法式薄饼Oliveoilcrepe,再加入蓝莓,健康好吃。是周末早餐的一道不错选择。我这个方子,能做四到五张薄薄的饼,加了橄榄油后,口感特别柔软。
原料:1个鸡蛋,1杯cup牛奶,3大匙(tablespoon)橄榄油(oliveoil),2大匙糖,1小匙(teaspoon)柠檬丝或orangezest(optional),2/3杯面粉,1/2杯新鲜或冰冻蓝莓(blueberries)。
做法:1。将鸡蛋打入一大碗内打散,再加入牛奶、糖、橄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北美吃意面好象和在意大利吃还很不一样,意大利本土随意一种的味道都是好好吃啊(想起来真回味无穷)!就象晏子说的“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北美的大多数中餐和国内的也恐怕如同“枳”和“桔”的关系吧。但娃们爱死吃意面,就象我们的中国胃离不开大米和青菜一样。所以,即便是北美山寨版的意面也一样难以抗拒。意面也有很多种,讲究在sauc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每次尝试新菜式,开始总是豪情万丈,但往往以灰溜溜的结局草草收兵。个中原因,家丑不可外扬,说穿了终归对自己(有人举报偷工减料,不喜照章办事)的名声不利,只能死要面子,打死也不说。
今天汇报的一蚝两吃,虽然又是山寨产品,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其实梦想的是没出笼就夭折的第三吃,台湾著名小吃--蚵仔煎!前面两个才是副产品。为了这个蚵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1-04-01 08:46:03)


这是上周的补记。昨晚做完天使蛋糕,今天再接再厉,将剩下的蛋黄先消灭一半。http://www.food.com/recipe/egg-yolk-cookies-63803原料:1。1杯黄油(butter)   2。1杯半糖(我用一杯,甜度正好)   3。6只蛋黄   4。2杯半面粉   5。1茶匙小苏打粉(bakingsoda)   6。1茶匙creamoftartar(白醋也行)   7。半茶匙柠檬香精(我没有,没加)   8。半茶匙橙味香精   做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都快12年了(别提它了!),在台湾经历的那次大地震的印象几近模糊,遥远。最近日本的地震,海啸,特别是核泄露事件令日本人民雪上加霜。近些天里,忍不住常往日坛看看,但实在令人失望透顶,总有些人藉此机会大肆攻击生活在那里的同胞,冷嘲热讽,幸灾乐祸,令人恶心之至。回忆当年的感受,特理解在日的同胞们,感同身受。生死攸关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我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