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洋插队(1)
蒋文明
全体中国人,后来对八十年代来美的中国留学生的处境经历,有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刻画,说这些人是洋插队。洋插队,具体内容是什么不重要,既然是和上山下乡的知青画了等号,听起来这些人当年,活得多少有些悲催。
这个话的事实依据,是这一代的留学生,绝大多数到美国后打过零工,不少在中国餐馆洗碗刷盘子,做过服务生。中国人的传统概念,打零工刷碗在餐馆里做服务生的,都是社会底层。八十年代中国的这些天之骄子,到美国一下子沦落到了社会底层,大家的理解自然是生活所迫。当年北大有学生毕业后在校门口卖茶叶蛋,在中国成了丑闻。到了美国,这些人全体打零工刷盘子,听起来还真是可怜。
大多数八十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后打零工,是事实。在中国餐馆洗碗刷盘子,做过服务生的不老少。袁磊自己没做过,但是比他晚一年来的袁磊太太,就做过,不过她肯定不是生活所迫,而是顺手捞外快。跟袁磊结婚后,两份助教的收入,她就没有再捞过这样的外快,但有时候,还是会给一家美国人看孩子,两个孩子,一小时能挣二十块。再后来自己生了孩子,反过来找别人帮看,也得给这个数。
美国的零工,五花八门,做中国餐馆的服务生,只是其一。各种各样的快餐店,美国餐馆意大利餐馆法国餐馆,都可以去。中国留学生的英文口语跟不上,所以打工都扎堆去中国餐馆。对吃,中国人有个大误会,相信中国美食,天下第一。这其实是大不然。美国人大多数,对中国饭的兴趣,远不如对日本料理和墨西哥饭的喜好。同一时间段,美国餐意大利餐法国餐,墨西哥饭日本饭印度饭,最冷清的,是中国餐馆。
在饭馆刷盘子是打工,在学校图书馆搬书是打工,在教授的实验室里刷瓶子,给别人看孩子,都是打零工。巨富们,盖茨乔布斯的孩子,指定没打过零工。不过在美国,往下到了中产家庭的孩子,从十六岁开始,十有八九,都打过零工。美国家长给小孩子零花钱,一般不白给,都要求你做点家务。长到十六岁,可以拿驾照开车,就算成年人。这个时候爸妈会送你一辆车。
有了这个车,你就有了不听话的自由,前面他们骗你做家务给的那几块钱,远远比不上打零工,于是大家就都去打零工。到十八岁上大学,爹妈如果帮你交学费,就是大情分,再给生活费的也有,但就是例外不是常规。你上大学的生活费,一部分借学生贷款,一部分去打零工。到了研究生,父母就彻底不管了。医学院法学院,学费生活费,申请学生贷款加上打零工,毕业工作了以后自己慢慢还。不过这个正常的美国程序,后来对袁磊们的孩子不适用。华裔家长,大多数把帮孩子付学费,看着是自己的义务。ABC在美国打零工的比例,远低于同龄的白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