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月活的快手,已成为反催收黑产“集中营”?

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

会议要求,要突出打击重点,聚焦贷款领域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保险领域非法代理退保理赔,信用卡领域不正当反催收等重点方向,依法严打信用卡诈骗、骗取贷款、贷款诈骗、保险诈骗、非法经营、虚假诉讼、合同诈骗等各类犯罪活动。

近日,开甲财经在快手APP刷到多个“雷人”的短视频内容,包括中央下令抓捕网贷平台,强制暂停还款、负责人被抓等博人眼球的夸张的表述。

不夸张的说,快手已成为反催收黑产的“集中营”。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落地的“助贷新规”,一方面要加强互联网助贷的监管,另一方面也为正规助贷平台的合规正名。

4月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简称“助贷新规”)明确:互联网助贷属于互联网贷款,应当严格遵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规章制度。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借款平台,要么是持牌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网络小贷等)自营贷款产品,要么是上述金融机构与助贷平台合作的贷款产品。有意思的是,快手平台出现的“被抓”、“被封”平台,其中也包括快手钱包-快手借钱合作引流的借款平台。

可以肯定的是,快手用户发布“停还”、“清债”的短视频内容,其目的是为反催收黑产业务拉客户。快手作为头部短视频社交平台,在内容审核上显然存在问题。

开甲财经注意到,快手被公安机关警告处罚还不到半年,但从反催收机构的夸张内容来看,针对快手的处罚还要来的更猛烈一些。

2024年11月22日,“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官方微信发布通报显示:经查,快手公司存在对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未及时处置,以及落实青少年模式不到位等情况,导致违法信息扩散,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

公安机关依法对快手公司给予行政处罚,责令其全面落实青少年模式,全面排查清理违法信息,并依法依规处置违法违规账号。

根据快手披露的2024年业绩公告,2024年,快手实现营业收入1268.98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利润153.44亿元,同比增长139.79%。根据披露,快手收入由线上营销服务(724.19亿元)、直播(370.61亿元)、其他服务(174.18亿元)构成,分别占总收入的57.1%、29.2%、13.7%。

开甲财经注意到,虽然快手已实现连续两年盈利,但与2020-2022年累计亏损2084亿元相比,快手为实现盈利似乎有些着急。

根据业绩公告披露,2024年,快手APP平均日活用户3.99亿,平均月活用户7.10亿。作为一款国民级短视频平台,快手还要在视频内容上下功夫。否则,快手与抖音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赚钱的路也将越来越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