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gePoint(CHPT)$ 的商业模式令我眼前一亮,他们几乎成本价售卖重资产的充电桩,依靠管理充电桩的软件订阅来获取持续性收入。因为不清楚他们何时能盈利所以也一直没能够下手,但一直对他们保持着观察。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公司依然走在一条不归路上,盈利也依然遥遥无期,反倒是新来的竞争对手 Alpitronic 在美国风生水起。直到我自己购买了电车并且开了一两年后,我才有深刻的认识,充电价格、充电速度才是用户最关心的本质。比如你可以在晚上 11 点后看到特斯拉超充站人满为患(因为 11 点后充电价格最低),以及我根本不想花时间去非 DC 充电桩充电。而这两点,是 Chargepoint 都没有做好的。首先是充电价格,因为他们不运营充电桩,价格是由购买充电桩的第三方设定的,很常看到 Chargepoint 的桩子设定了一个非常离谱的价格。同时,他们一开始并没有聚焦于 DC 充电桩,因此无论在稳定性还是产品推出速度上都落后不少。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两个很简单的常识。1)对一家公司而言,无论它外表的商业模式看起来有多惊艳,你还是得认识到它服务客户的本质,脱离了客户的商业模式没有价值。2)成为客户比从侧面观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