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拿中国与不少外国比。

来源: 长江西去 2015-03-01 08:37: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92 bytes)
回答: 柴静拍了纪录片,大家刷了朋友圈作品之外2015-02-28 23:46:39
其实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柴静似乎没有提到:中国的人口问题。当中国的人口降到与美国平起平坐时,治理环境污染不会比美国差。人口是一个大杀器,追宗寻原,它是万恶之首。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要求,私家车就是首选。我是北京人,很早以前,我就对我的家人朋友断言,北京绝不能大力推广私家车。APEC蓝证明,北京市的汽车对城市污染的贡献率是最大的。宋丹丹前些日子抱怨想移民,柴静也有车;我在北京的亲戚,两口子没儿女,有三辆车,也很会抱怨天气污染。我就想,有车的难道比没车的更有资格对空气污染说三道四?柴静纪录片里说了,中国的工业化过程才走了三十年,外国走了一百年不止,所以总要有个过程。我觉得,柴静纪录片是有正面意义的,里面有专家的证明,还有大量的数据,详细的揭露展示了我国的污染原因。不过我想这里大部分人对这些原因都是清楚的,这里存在着许多无可奈何的原因:国家战略,政治因素,民生,国际贸易规则,积重难返,现实等等。一个大工厂,不能指望一夜就搬走;煤转油,不能一蹴而就;净化油的品质,也需要有高端的技术。别人对中国禁止各种技术输出,完全靠我们自己自力更生,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有句话叫不变应万变,中国不变的永远是个人口问题。就是这个问题,要让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齐头并进谈何容易。我们只能从最基本的做起。下大决心限制城市私家车数量,应该可行吧?控制人口都能做到,这个为何不能?两千万人口的城市,就允许私家车一百万存在,或者更少。从现在开始,给每个城市设定指标,超出指标的,不允许再增加私家车,不允许小汽车在这个城市出售,直到汽车年年报损,递减到指标以下,才可以恢复购买私家车。剩下的就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人会说,不让买车了,中国的汽车行业如何发展竞争?我不相信,不用外国车,中国自产的小汽车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更进一步说,为了人民的健康生活,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缩小国内市场,扩大外国市场,就是今后该走的路。
但是无论怎样说,柴静的纪录片都是一片好心,让人深思。

所有跟帖: 

像你这样想就很不错。可是中国不是新加坡,新加坡的油价贵,但是政府规定出海关的时候,油箱不到3/4,就要罚款。 -作品之外- 给 作品之外 发送悄悄话 作品之外 的博客首页 (243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08:56:19

这个评论比较切实到位! -SuWin- 给 SuWi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0:02:00

同意!片子本身不能拿来真用的,但是引起大家讨论重视还是有功劳的,总比天天莺歌燕舞强! -linda2- 给 linda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1/2015 postreply 10:41: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