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海外党愿意回国?

来源: mypresident 2017-12-11 05:23:1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12 bytes)

为什么会有海外党愿意回国?

 

60万海归!2017年留学回国人数创新高!

几个月前看到的新闻,当时并没有啥太多的感触。但是最近国内发生的很多事情却让我很困惑

除开那些在国外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国的人而言,那些能找到工作或者已经在海外工作的人到底为什么要回国啊?国内什么情况应该是很清楚的吧,难道都是因为爱国吗?

 

 

和政治与社会问题的关联不大。就像曹丰泽说的,新闻再吓人,摊到个人头上,你一辈子能碰到几件?

主要原因还是就业环境和生活条件。

国内现在的就业环境,至少在就业机会上不比国外差,甚至比很多发达国家要好。各行各业对中高端人才的缺口都很大。你在国外只是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回国了那就是海归,天然的优势。

国家还给高端人才提供各种政策福利,鼓励他们回国发展。这些政策福利,除了极少数行业的极少数顶尖人才之外,对于大部分留学党是很有吸引力的。

很多涉世未深的学生一说起国内社会氛围和职场环境,就爱批判人情社会什么的。但是全球都有人情,程度不同罢了。而且这也有个适应能力的问题。你再大肆批判人情社会,适应了人情社会的人,跑到外面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反而在这个人情社会中更舒服更如鱼得水。

就像有的人在俄罗斯呆久了,习惯了俄罗斯警察和海关那副尿性,一些小事随手就用卢布解决了,让他回国或去欧美,他面对公事公办的态度反而难以接受,会觉得人家故意找茬上纲上线不讲人情。

国内的生活条件也不比发达国家差了。十年二十年前,国内生活条件很落后,人们出去了习惯了发达国家的糖衣炮弹,自然不愿意回来。现在,你说国内一线的生活条件比扭腰巴黎差吗?二线城市的生活条件比发达国家二线城市差吗?只要你回国不是去农村发展,呆在城市里,生活条件不会比发达国家对应地位的城市差,很多方面还要比外面好。

这两大客观因素都不是问题了,对于绝大多数非顶尖的人才而言,这个决策过程就会比较琐碎了。比如生活习惯、社会氛围、亲戚朋友、语言、饮食、气候、污染、医疗、房价和物价等等。基本上就是把你在乎的各种因素列出来,主观地定个权重,在两国之间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是非常主观的。

爱国这个心理,对于部分人而言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自变量,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单纯的爱国心理,是不足以左右他们的决策的。当决策被“爱国”左右时,它往往有着内在的深层次原因,例如无法融入当地人群、生活与学习中频繁遭遇种族歧视、玻璃天花板等隐性职场种族歧视等等。

至于各类事件丑闻什么的,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义愤填膺个十几天,这事儿就抛诸脑后了。

今天国内幼儿园曝丑闻了,你发誓绝不回国;明天美国校园枪击了,你决心离开美国;后天欧洲难民又强奸了,你觉得欧洲也不安全;大后天日本又曝出痴汉丑闻和留学生被杀了,你想着好像就剩澳洲能去了;住了一个月就被蛇和蜘蛛吓傻了,你一咬牙一跺脚还是回国吧……北京开始排查安全隐患了。

你望着墙上的世界地图一脸懵逼,发现世界这么大竟没有你的容身之处。你总不能去南极吧?企鹅也会虐尸、鸡奸和娈童的……

你现在问出这个问题,只是你的情绪还没有平复下来。等下周哪个明星再割肉饲鹰抢个头条,或者知乎哪个问题下面女权和反女权再吵上一通,你立刻就把这些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了。到时候,这个盛世依然如你所愿。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

我以前在哪个剧中看过一个故事:汽车厂知道自己的汽车有安全隐患,但一直拒绝承认。因为他们通过模拟计算发现,汽车出事后打官司赔偿的损失,远低于把所有该型汽车召回的损失。

放到这个问题中也同样成立。这种偶然性个体性事件再严重,摊到你头上的概率都是几百万甚至几亿分之一,次次摊到你头上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而另一方面,人生规划一旦付诸行动,再想要大改,付出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反之,你很喜欢吃咸鸭蛋。苏丹红事件曝光后,你这辈子没再吃过咸鸭蛋。这就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这个决策中,你要付出的成本非常低,对你来说是完全能够轻易接受的,那么这种决策就是可行的。

所以基本上人们在进行人生规划这种大事的时候,是不太可能会把这类偶然性个体性事件作为主要自变量的。这不是冷酷的理性什么的,只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

 

作者:CSrotat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614831/answer/2668111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有跟帖: 

写出这种文章的,都是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海外党不是愿意回国,而是拿不到身份,不得不回国 -Twinlight- 给 Twinlight 发送悄悄话 Twinlight 的博客首页 (197 bytes) () 12/11/2017 postreply 06:08:17

少见识了吧。我三个同学海归,都是公民。一个还是藤校终身教授。现在一个是国内某学科的带头人,二个是国内医学院校校长。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397 bytes) () 12/11/2017 postreply 08:14:24

您学中医的,在美国一个小城有啥意思啊,怎么没考虑回国发展。不是跟您开玩笑,是认真的讨论。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1/2017 postreply 08:32:27

以前是孩子还没有独立。孩子独立后,我也快到退休年龄了,不想二次创业了。我与我同学不一样的是,我是个体户,在哪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53 bytes) () 12/11/2017 postreply 08:35:20

这倒是。人生一共没几次折腾的机会。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1/2017 postreply 10:02:04

你说的那几个人,在海外几千万华人里面能占到1%吗?用极个别的例子来抬杠,有意思吗? -Twinlight- 给 Twinlight 发送悄悄话 Twinligh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7 postreply 06:14:32

这些是我身边的人,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事。你写的人,你都认识吗?看看你怎么说的.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5125 bytes) () 12/12/2017 postreply 06:41:10

回国了那就是海归,天然的优势??? -mknc- 给 mknc 发送悄悄话 mkn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1/2017 postreply 11:32: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