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一个拒绝你的机会

有人由于某种原因帮了你一个忙,后来两人的关系不好了,但你一直都不想欠他的情,那怎么办呢? 下面的故事很有意思。


十多年前,棋友Z通过朋友介绍到美国一位中国老板L手下工作。后来由于介绍人与中国老板L之间关系的微妙不和谐迁怒于Z, 很快Z就被请辞了。听Z讲,Z的中国老板L非常聪明、能干,但是个虚荣心极强且十分刻薄的人,用几件小事儿来说明:1. L可以在出差途中的机场侯机时,打电话回单位来检查他刚刚离开的几小时内,手下是否有怠工行为。2. L出差回来核查手下工作是按小时计算的,他会问:某月某日8点至9点你都做了些什么?9点至12点你又做什么了?你如果答不上来那可就惨啦。 3, L 常常用丢饭碗来威胁手下,他常说:你们吃的是什么饭吗? 不想干就别干了,搞得大家都很紧张。在Z被告知要被辞退的几个月里,Z非常紧张,到处找工作、求人帮忙。因为Z的英文较差,在L眼里,Z离了他跟本就没办法在美国生存,甚至连Z自己那时也是这么想的。但出人预料的是,Z居然同时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找到了三份工作。这三份工作中的一份是L不希望Z去的,但Z认为最适合自己,没有听取L的建议。这也使L迁怒于Z


Z离开L后,总想找个机会还L那个把自己办到美国来的这个情。这显然不能用请客、送礼、帮忙等方式来完成啦。终于,Z想到了一种还情的方式。Z认为:还别人的情,无非就是再反过来帮别人一个忙,或是想个办法让对方高兴一下、心理满足一下。既然帮不上L什么忙,那就想法让他心理满足一下吧。Z申请绿卡需要6封推荐信,实际上Z手上已经有了6封,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推荐信,但他还是恳请L也帮他写一封。以L的身份,他的推荐信对Z来说完全是可有可无的。Z也当然知道,就L的为人,他是绝不会帮他写这封信的。 L也一定正在等着一个拒绝Z的机会呢。Z在发出请求前还与另一个也认识L的朋友S打赌, 因为SL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结果不幸而言中,S输了。 Z描述说,在他向L发出请求之前,他似乎就已经看到了L接到请求时的情景:他搓着手,两眼紧盯着屏幕,一种莫名的满足感传遍全身。因为L说过:他最大的满足就是别人不断地需要他。Z对与他打赌的S说,当我按下这个Send键将请求发给L的那一刻,我已不再欠他的情了。


 给人一个拒绝你的机会,对于给与的人来说是一种慷慨的施舍,而对于接受者来讲,却像是可怜的乞讨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