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杀医嫌犯曾经跪在医生面前.....

    回顾温岭刚发生的医患冲突,杀医嫌犯去年3月份做的手术,从12月开始找过医生四五次,甚至有一次跪在医生面前,要求继续治疗;而医生认为手术没 有问题,看见患者下跪觉得特别难受,“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双方沟通四五次未有共识之后,是否曾想到找相关调解机构?患者家属早知其不满医治结果, 为何也没想到去找调解机构解决问题?如果早些经过“第三方”的调解,事态还会否演变为暴力行凶?

    是时候好好检视医患调解机制了。没有一个有公信的“第三方”机构,矛盾中的双方各执一词,最后很容易演变为暴力冲突。现在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检索,找到很多地方成立医患调解机构的消息,但这些机构具体怎么运行,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去寻求调解,医生是否可以主动要求调解,却基本找不到详细信息。

    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应的调解制度,比如,明确调解机构成员招募标准,确保这一机构的中立和公信;明确调解程序启动的标准和路径,让所有医生或患者面对矛盾时,知道怎样找到说理的地方。把这些调解信息在每一个医院张贴传达,肯定比单独加强安检管用。

                                          (新京报新闻节选)

三叹评论:

       真相不容掩盖,血的教训必须记取。医患矛盾不是敌我矛盾,同仇敌忾太不应该!

       在原先由跪在医生面前祈求,到持刀相残,这中间是一个怎么样的转变过程?又是怎样的痛苦挣扎?内心深处到底承受多少煎熬才导致最终的恶果?这个问题必须面对。

       血案发生,无辜者丧命,痛定思痛,其实是一个治病救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傲慢无礼,责任丧失,惟利是图是真正的凶手!

      不敢面对事实真相,故意推诿责任,都为今后不可预知激化矛盾的恶性事件埋下了隐患。

温岭人民医院的事件,需要深刻的反思与反省。


      治病救人包括所有人,救别人也是救自己,救别人就是救自己。空洞的口号不如确实的行动......批评与自我批评——医生们更不能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