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一篇哈佛经济学教授的文章:中国的基础建设让美国汗颜

本帖于 2013-02-20 19:54:2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private-broom 编辑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zt/20130221/042614601022.shtml

'  中国城市的能量和活力(国际论坛)

  爱德华·格莱泽

  上个月,我有幸去了北京与上海。我在想,这两个城市究竟哪一个会成为21世纪的世界首都。

  这两个城市的竞争力十分明显。它们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充满了聪明而富有活力的人群。这两个城市的教育体系都很出色。城市和国家一样,地位的起伏和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中国不惧怕高楼,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这样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并且避免城市铺展过广。摩天大楼的集束从环保角度来看是有益的,因为这会减少交通能耗。中国大城市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让美国城市显得十分落伍。

  然而,中国城市的规模如此巨大,改变如此迅速,忽视它们面临的挑战是不明智的。大规模的城市化必然有消极面,比如说严重污染、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等等,避免这些消极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城市的核心是人,而不是钢筋水泥。基础设施只有在为市民服务时才是有价值的。但是,城市的建设者很多时候将表面的光辉摆在人的需求之上。

  在这方面,土地使用规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紧凑规划从而方便交通、实现多功能共存,这才是城市的最佳状态。上海南京路是一个成功案例,居住区、餐馆、店铺和办公区都同处一地。有些地段尽管符合建筑审美需要,但却牺牲了人与人之间的联接。

  北京市中心的历史特性使其难以改造为易于行走的城区。我担心即使一些新城区,也太过依赖于汽车而不是步行。北京过去已提供了成功的步行区范例。翻修后的胡同可以极好地、完美地服务于城市居民的现实生活。

  工程学不能解决所有城市问题。拥堵是伴随汽车工业进入城市的。如果中国希望它的城市街道畅通无阻,可以采取电子道路收费系统,并根据一天中不同时段与不同拥堵状况来收费。如果中国像美国那样等到它的绝大多数国民都开上汽车才开始采取相关行动,这种对拥堵的收费将变得更加困难。

  城市建设必须适应中国快速的经济转型。这意味着2013年的房屋建设将不能满足2033年更富足的中国。同样,简单提供更多住房只能被视为一个短期应对方案,不再是一个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当下,许多中国城市以工业为主,但是这样的情况不可能持续太久。普通工业将最终迁出城市,甚至可能会迁到更低工资水平的国家。教育、调试以及企业家精神是应对城市衰败的最好武器。聪明的人们一定会找到新的繁荣之路。

  小型企业是城市再生的另外一个源泉。上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即便大型企业统治国际贸易,但中国的城市必须珍视所在地的小企业。对小型企业来说,保持技能和创新的精神至关重要。

  作为研究城市的学者,我惊讶于中国城市的能量和活力。这些城市让中国迅速从贫困走向富裕。这个过程还将继续,只是中国需要不断寻找教育、工程和降低“高密度”负面影响的合理调配与整合。

  (作者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所有跟帖: 

这个教授是收到了中国政府的贿赂,说中国发展都是假的,呵呵 -yasas- 给 yasas 发送悄悄话 (108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19:58:18

就是我都年过半百了,已经赚了,多活一年赚一年,哈哈 -yasas- 给 yasa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05:56

顶这一句。 心境平和的人才会有幸福感。 -private-broom- 给 private-broom 发送悄悄话 private-broom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09:50

Y 同学在上海啊。 不错,我好些年没到上海去过了。 -private-broom- 给 private-broom 发送悄悄话 private-broom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07:03

是么? 你也在上海啊。 最佩服海归上海指点江山的。 -private-broom- 给 private-broom 发送悄悄话 private-broom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29:41

那有机会回来看看还是不错的,黄浦江两岸建了不少对百姓免费开放的步行街,休闲走走蛮好。 -yasas- 给 yasa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30:47

我有一张80年代在外滩自己照的照片, 常拿出来找年轻的感觉, 呵呵。 -private-broom- 给 private-broom 发送悄悄话 private-broom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35:40

黑白照, 坐在栏杆上拿着本书看, 上身军装, 脚穿凉鞋。 呵呵, 一脸稚气。 -private-broom- 给 private-broom 发送悄悄话 private-broom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39:59

那时黄浦江,苏州河,水污染非常严重,现在在黄浦江已经能钓到长江回鱼了。尽管还有很多改进空间,已经进步不少。 -yasas- 给 yasa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47:26

是这样的, 跟我在别的地区的观察差不多。 鸟和鱼都回来了, 环境改善了不少 -private-broom- 给 private-broom 发送悄悄话 private-broom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0:49:52

请教啥叫“黄浦江两岸建了不少对百姓免费开放的步行街”? -pingan4fu- 给 pingan4fu 发送悄悄话 pingan4fu 的博客首页 (45 bytes) () 02/20/2013 postreply 22:21: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