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6-09-06 来源: 东方网
核心提示:9月5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挂上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医学部两块牌子。据称,协和与清华是“合作”,而不是“合并”,两校合作后还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 吴鹏 实习生 黄维孝) 昨天,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挂上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医学部两块牌子,此举意味着教育部和卫生部就两校合作长达4年零7个月的谈判有了初步结果。
昨天下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园内举行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挂牌仪式。协和原来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停止使用。据悉,2006年3月18日,两校就正式签署了《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
据了解,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Tsinghua University”,接受教育部、 卫生部双重领导,其原有的隶属领导关系、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不变。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仍为独立法人,对人事、财务和资产行使独立法***利及承担独立法人责任。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原清华大学医学院逐步整合成为一个医学院,清华大学不再另办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学科建设由清华大学纳入“211工程”和“985工程”。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盖“清华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两个公章。
因为一直盛传清华合并协和的说法,不少学生对毕业后的归属问题比较担心。协和医大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新协和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协和的消失,协和与清华是“合作”,而不是“合并”。“协和与清华的合作完全是一种全新的形式,两校合作后还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致辞时表示,“清华与协和的合作来之不易,但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清华合并协和9月4号挂牌,南开获得天津的3个研究所
清华大学获得协和大学,南开获得血研所,转载自水木清华bbs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以下简称所院)建于
1957年,是我国唯一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国家级血液学专业科研医疗机构。四十年来
,
在血液学及相关的应用理论研究、血液病防治、血液学人才培养、新药研制、祖国传统
医
学活血化淤治则、血液和血浆代用品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在国内外享有
较
高的声誉。
所院现有职工7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56人。包括正高级职称39人、副高级职称
70人、中级职称203人、初级职称334人。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23名。
研究所设造血干细胞、止血血栓与血管、药理及药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血液免疫学
和
血液肿瘤学6个学科,以及实验检测中心、中心仪器室和实验动物室等辅助科室。研究
所
是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并与法国血管血液学研究所共建了中法合作
血
液血管实验室。
近10年来,共承担"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1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划("863"计划)项目6项( 含合作2项 )。获国家级奖13项、部委级成果奖39项、医科
院
校级奖42项、科技合作成果奖25项、国家专利4项。发表论文1478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
发表246篇。发表专著44部。
清华-协和合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内幕
作者名 平常心 时间 2000-10-20
今日(10月20日),清华医学院被教育部批准成立,不日将挂牌。至此,清华成为了文
理工法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但,与北大-北医合并时的喧闹、兴奋相比。此时清华人的心中更多的惆怅,那是因为
协和合并失败的隐痛。而与此相伴的各种传闻,不胜枚举。但其中有太多的误传
95年.北大与北医开始了合并的谈判,与此同时,老对手清华也把目光对准了协和。北
大的目的很明确,-在百年校庆宣布收回北医!即是与百年校庆添彩以壮大北大的声誉
。也暗示了北大从过去数年的打压低迷中走了出来,
清华人很清楚北大的想法,他们更清楚清华-协和组合才能抗衡北大-北医合校带来的
冲击。
但 与北大收回原先就是自己的北医相比,清华想将历史比自己长的多的协和吞下,不
可能不充满阻力
不过与外界猜测的不同,合并的首要阻力不是协和本身,恰恰相反,巴德年等协和的铁
腕人物,力主合入清华
客观的说,巴德年的见解有其道理的。
民国期间,协和的声誉如日中天,而那时北医不要说和协和相比,就是
和上医,同济相比亦是不能,可现在,无论是SCI文章,还是课题基金的获得,北医都
让协和汗颜
这其中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地处王府井的协和已缺乏发展的地方,任何到了协和
的人都能感到这一点只有-幢黑暗潮湿的老楼(是古董,不能拆)、 要求无菌操作间
的细胞操作台居然放在人来人往的走道上,项伯勤那样的著名院士的办公间竟然才4平
米!这样的条件是申请不到基金,更请不到人才的。(实际上,很多医学归国学者初始
想到协和,但看过协和后又转投了北医的)
对清华提出的在清华园划初大块地皮给予协和的条件。巴德年不可能不动心,并就此与
清华协商
清华以为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官场拥有极大势力的清华派的影响,卫生部不可能不从,
不料在一向软弱的卫生部。在此问题上居然强硬无比。
道理很简单,协和是混和了医科院的,一旦合入清华,那卫生部可就不名一文了,兔子
急了都会咬人呀!
情况陷入僵局
巴德年作为协和校长,在内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协和应与清华合并,指出其利处,清华
同时提出保留协和称号,
(称清华协和医学院,简称协和),与医科院分割后再合(医科院仍归卫生部)等俩个
条件。即平息了协和许多师生的疑虑,又极大缓和了卫生部部分即得利者的不满。
合校出现转机
不料卫生部就此事提出了NIH计划,NIH就是将协和-医科院该成国立卫生院(NIH),
主管疾病控制,卫生科研经费的发放及为国家卫生计划提供咨询。换句话,协和将掌管
全国卫生科研基金的发放,这等于充当了裁判员和运动员俩个角色。好处不言而喻了。
这手无疑是撒手锏-使协和的大多教授倒向不合。
事情再次出现僵局
然而今年二月,国务院提出所有的部署院校(除教育部)必须与所在部分离,并入当地
政府或教育部。 并于3月起按新体制运作!
这意味着,协和必须脱离卫生部-也就意味合入清华,清华的协和梦,就只差一月了!
然而,不久又传来指示,允许协和作为特例保存在卫生部,以改成国际通行的NIH
至此,清华的协和梦彻底破灭!
如今,清华霸王硬上弓,自己组建了医学院。但比起北大无疑输了太多。清华医学院要
想超北大医学部,也行得等50年
当然,如果北大领导太差,或以后排名由网大包办,赶超就会快多了罢!
但应该指出的是,现在很多人把清华和协和失败归于清华太傲,激怒协和所至,其实,
这并不符合事实,从合并的整个过程来看,清华提的条件是务实、合理的。-它很清楚
合并对它的作用,事实上,99年部分北医学者提出北医能否考虑和清华谈,也是由于看
到了清华提出条件务实的一面。从另一面看,平时所谓的清华帮如何帮助清华幕后摆平
多少事的传言不不尽符实。否则,清华不会在最后一刻失手后还不知怎么回事。当然,
官场有人事总会好办一些,可由此指责清华是否有些太过?-将心比心,如果头戴乌纱
帽这也有北大的,那北大不也会这样做?我们还会极力反对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啊!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医学部
所有跟帖:
•
回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医学部
-yel20-
♂
(28 bytes)
()
09/08/2006 postreply
03:42:35
•
Bozoes running Chinese academia
-borisg-
♀
(571 bytes)
()
09/08/2006 postreply
1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