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9日 16:15 来源: 财新《新世纪》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位于北京望京的摩托罗拉办公大厦,员工们都小心翼翼,说话轻声细语,似乎总怕惊扰了什么。埋头工作的员工,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办公大厦不远处的一家小酒馆里,气氛同样沉闷,20多位摩托罗拉高级技术人员表情凝重。他们从此都将无法再回到那座高楼。
“我已经吃了六七次这样的散伙饭了,心里挺难受的。”一位在摩托罗拉工作了六年的老员工感叹。之前的一个星期,几乎每天都有人离开。尽管,人力资源部门的强硬态度及裁员程序令人不满,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已成定局。
这一天是8月21日。8月13日,从谷歌派任摩托罗拉CEO不到三个月的丹尼斯·伍德赛(Dennis Woodside)发出一封邮件,拉开摩托罗拉全球大裁员序幕。
丹尼斯称,摩托罗拉希望重塑自己的形象,计划放弃部分无利可图的市场,停止生产低端的设备,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几款中高端设备的制造中。为此,摩托罗拉将在全球裁减约4000个岗位,约占全体员工的20%,其中被裁减岗位的三分之二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
中国成为此次裁员重灾区。8月21日中午12点,是摩托罗拉给予北京地区员工最终协商裁员期限,逾期则被视为单方面解约。至少90%的被裁员工已在解约协议上签字,裁员重心转往南京。
除了北京和南京,上海、天津、成都、香港、台湾等地的摩托罗拉员工都会受到影响。截至8月22日,摩托罗拉南京研发中心500多名员工无一与公司签下离职协议,谈判处于僵持状态。
裁员突如其来
2011年8月,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后,就有摩托罗拉员工预感到裁员可能即将到来。但是,裁员规模之大还是令他们震惊。一名摩托罗拉 高级技术工程师告诉财新记者,当时想着只要裁员比例不超过50%就不会轮到他,结果部门裁员比例超过了60%,“真是出乎意料”。
收到丹尼斯邮件的当天,摩托罗拉人力资源部门即开始在北京地区启动裁员程序,软件部门部分员工先陆续被约谈,紧接着云服务研发部门、运维部门、公关部门、市场部门等也都开始裁员。
摩托罗拉一位中国区高管告诉财新记者,中国区裁员几乎波及所有部门,裁员幅度空前,肯定超过1000人。就他了解,裁员比例都在50%以上,多的接近90%,甚至有的部门全部被裁掉。
财新记者从摩托罗拉员工处获得的一份裁员方案显示:1600人的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将裁员700人,500人的南京研发中心将完全关闭,上海办事处也将关闭。
“公司内部曾传出摩托罗拉将关闭中国的大多数分支机构,最后仅保留北京、天津两地公司,也就是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5000多名员工最终可能缩减到几百人。”摩托罗拉内部员工说。
不少摩托罗拉员工还预计,摩托罗拉或将在2012年底进行第二轮裁员,甚至可能在2013年3月进行第三轮裁员。
强制解约争议
中国《劳动合同法》 规定,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 的,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但是,摩托罗拉员工并没有提前获得消息。“没有任何缓冲期,也没有提前通知或协商,基本是周一收到CEO丹尼斯宣布裁员邮件,接着就被人力资源部门拉去沟通、签字。”一名被裁员工说。
员工们事后才得知,摩托罗拉已在当地劳动局申请了裁员备案,备案中有工会签字同意的裁员计划和补偿协议,但是多位摩托罗拉被裁员工质疑称,“一个凭空出现的工会主席代表我们在协议条款上签了字。”
摩托罗拉北京工会去年才刚刚成立。摩托罗拉员工郑某介绍,他们找到了摩托罗拉北京地区的工会主席。这位主席获选的整个过程并没有选举人数、得票多少等记录,“我们就是被这样的工会代表了”。
对此,摩托罗拉移动技术中国区公关经理司轩军称,“工会有权代表摩托罗拉员工的意见,整个裁员都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在走。”
8月15日,摩托罗拉北京总部50多名被裁员工就解约条款与摩托罗拉公司协商,希望摩托罗拉公司平等沟通,提供工会联系方式。双方僵持良久后, 摩托罗拉公司天津工会代表出面参与沟通。“我们搞不懂,明明是北京的公司,为何会是天津的工会代表?这位工会代表都不清楚此次裁员的性质是否为经济型裁 员,他凭什么认定解约条款合理?”一名参与抗议的摩托罗拉员工说。
摩托罗拉被裁员工曾试图寻找途径与摩托罗拉公司沟通,均未获得满意答复。摩托罗拉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一方面人力资源的态度很霸道,解约条款没有 更改余地,规定期限内必须签约,甚至多名孕妇、哺乳期员工也被电话通知裁员事宜;另一方面,工会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工会甚至以“公司高层不同意”为由拒 绝被裁员工召开员工代表大会的要求。
8月17日上午11点,因沟通无果,几日累积的委屈与愤怒集中爆发,摩托罗拉北京总部大厦楼下,摩托罗拉200多名员工拉出横幅,以“反对暴力裁员,要求对等协商”“用我专利,杀我兄弟”等标语抗议。不过,20多分钟之后,警察开进园区没收了横幅。
未来向何处去
裁员争议背后是摩托罗拉公司与被裁员工之间的利益博弈。摩托罗拉内部人士介绍,针对此次裁员,谷歌拿出了2.7亿美元的裁员预算,但是在中国区员工是“N+2”补偿标准,与美国“N+6”的补偿标准相差甚远。此外,在关于补充公积金、法定休假补偿等问题上,双方亦相持不下。
8月20日,摩托罗拉在新的补充协议里承诺,补充公积金将按累计月发放,员工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将按照员工小时工资数的300%支付现金补偿。摩 托罗拉在给员工邮件中表示,希望未签协议员工于8月21日中午12点之前签约,“对于逾期仍决定不采取协商一致方式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公司将按照法律流 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这种态度让人难以接受,不是尊重你,要和你友好地协商,而是说‘我不需要你了,你滚吧’。”在一些摩托罗拉内部员工,尤其是在摩托罗拉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眼里,这是一种威胁。
司轩军告诉财新记者,8月21日下午,摩托罗拉北京地区超过90%的受影响员工已签约,剩下未签约的几十人也正在考虑签约。
“我们签约是迫于压力,是很无奈的一种选择,我们的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一位在21日上午签约的员工表示,“我们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然后是 通过公开透明方式对等协商、走合理合法的裁员程序,最后才是补偿问题。可是,如此大规模裁员,摩托罗拉态度傲慢,并未安抚员工或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