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后裔生在上海 下海经商 当选人代
爱新觉罗后裔下海经商 在上海当选为人大代表
【星岛网讯】清朝开国之君的后代爱新觉罗·德甄,日前出现在上海市13届人大的代表名册中。她表示,希望将来能拍一部以家族为主题的电影。
中新社消息,在上海市13届人大2次会议上,能说一口流利上海话的德甄,与众多代表一起参政议政。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后裔,她目前的身份是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一家文化发展公司董事长。
德甄称,自己出生在上海,年轻时当过兵,后来又师从知名专家厉无畏攻读产业经济学博士。目前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她说,这一行在中国依然方兴未艾。
德甄回忆,2004年当她向公安部门正式申请改回祖姓“爱新觉罗”时,出乎意料的顺畅。她说,“这足以说明,如今的中国社会,是如此宽容和开放”。
她透露,祖父是正红旗的爱新觉罗氏后裔,曾获“辅国公”的储号,作为四散各地的晚清皇族一支,留在上海的祖父隐姓埋名,改姓“德”,根据家谱, 祖父为溥字辈,父亲为毓字辈,而自己是恒字辈。德甄的名片显得朴实,上面写着“德甄博士,字恒馨”。她说,“馨”是“惟吾德馨”的意思。
在审议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时,德甄特别关心市长提出有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她直言,好政策更当注重具体实施,她对中小企业在上海发展的前景很有信心。
德甄进一步呼吁上海地方政府向欧美一些大都市“取经”,虚心寻找与北京、深圳等地的差距,期盼所出台的创意产业政策、金融财税优惠政策尽速落实。
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德甄承认自己有“上海情结”。公司出品的首部电影“爱情国境线”即将在春节后上映,故事讲述法国女留学生与中国打工仔在上海的一段爱情传奇。她将自己筹拍的下一部电影命名为“我们的上海”。
德甄说,拍低成本的数字电影,让更多民众花10元人民币就能享受电影,是自己的美好设想。她也随时留意搜集家族的史料,说不定有一天,能以家族的题材拍一部电影。